新教改“兼容并包”
对创办男子中学,也有不少家长担心:在单一性别校园环境下成长,会不会影响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能力?对此,不少中小学校长表示,与孩子成长环境有关的几大因素,除了学校氛围外,还包括家庭、社会和同伴环境,再加上如今各所学校交往频繁,不会造成完全单一的性别环境,学校也不可能成为封闭的“男儿国”。卢起升表示,今后,学校将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与社会各类人群的接触交往机会。
对于创办男子中学,社会也存在一些非议,质疑其有否必要。专家指出,对于新教改实验应“兼容并包”,给予宽松的舆论氛围。上海市教科院心理学专家吴增强教授说,上海目前有女中、男女混合高中,再加上一所男校,这是推动教育多样性的尝试。男子中学,有可能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又一张新名片。
对于创办男子中学能否挽救男生学业危机这一问题,不少专家表示,现在回答还为时过早。李酉亭说,在发达国家,男校、女校比例占10%-30%左右,“国外一些优秀男校有几百年历史沉淀,才摸索出一些独到的培养规律。对于新实验,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更重要的是总结和积累多样化的办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