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12年中考已经进入百日倒计时。在各公办中学忙于总复习、备战“一模”的同时,北京多家课外辅导机构也进入了招生旺季,一个特殊的学员群体外地京籍中考生,开始“显山露水”。据了解,北京每年约有10万中考生,其中在外省市就读、回京参加中考的有上千人。由于北京中考单独命题,且“京味儿”越来越浓郁,因此考生“回流”备考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外地求学,北京应考”遇瓶颈
“近三年,每年大约都有上千名京籍外地考生回京参加中考,且人数逐年增加。”精华学校负责人刘老师分析说,北京孩子选择去外地就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父母因工作关系调出北京,孩子随行。而更多的是,小升初时没有考入理想的学校,一些家长便把孩子放到外地的重点初中,期望增加中考成功的几率。
“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刘老师说,精华学校从三四年前开始接收外地京籍考生。外地的重点初中教学质量很高,管理也很严格,但是因为教学方式、复习重点与北京不完全一致,考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也不适应北京的要求,导致绝大部分返京考生不适应,甚至一些在外地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参加北京中考时也会措手不及。
外地京籍中考生返京时间提前
刘老师介绍,前几年外地京籍中考生返京备考时间普遍较晚。但是近两年,大多数学生已经把时间提前到了第二学期初。相比之下,今年还要更早一些。以精华学校为例,从去年12月就开始有家长来咨询,因为部分外地学校已经完成了新知识的讲授进入复习阶段,所以家长想利用假期让孩子提前适应北京学校的学习。虽然开学不久,但返京补习的咨询高峰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月,每天的电话、到访占到了全部初三课程咨询量的40%。
“外地京籍考生返京时间一再提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北京近年来的考题‘京味儿’浓郁重基础、题灵活、考创新,在外地备考抓不住重点。”刘老师提醒,考生回京后应尽快调整心态,适应北京的考试模式和环境。另外,因为北京是单独命题,其考查方向、考试范围、题型比例、命题趋势、难度都与外省市有区别,考生在灵活性、应变能力等方面也要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