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先生到底是搞理论工作的,因此在对事物的认知层面上比一般人深刻。在对于要“搞垮公务员”的论述上,是精辟而且深刻。寥寥几句,就指出了要害。首先,公务员是社会管理者,如果被‘全部搞垮了’,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无序状态。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后果相当严重。当一个社会陷入了无序的状态时,那完完全全是一场灾难。除非是别有用心的分裂分子与恐怖主义者,恐怕没有哪一个中国人愿意看到这种状况。我们刚刚看到了改革的成果,(实际上我们在很多的地方也还是在处于无序的状态!)我们的农民兄弟也刚刚才享受到改革的好处——也就是说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一个比以前好的‘序’,就面临着又要被丧失的危险,估计全中国人民也不会答应的。第二,如果公务员整个都被搞垮了,有钱有势的人都会跑到外国去——这个现象在公务员未被搞垮前就已有之——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的老百姓!——这个推理出来的结果简直是无懈可击。
想想看,搞垮了公务员后的结果如此严重。有良知的中国人还会去做这种蠢事么?首先老夫就不同意,而且认为这种人应该全民共讨之,全民共诛之!
且慢,李君如先生这一支呼啸的响箭发自何处,目标又在何方?
要是说中国的老百姓对现下的某些公务员颇多腹诽,那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现象,我们的公务员制度留给人口诛笔伐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端着铁饭碗不干事。佛山的一个部门光副局长就有一十九位(都是纳税人的钱养活的!)还有就是吃饱了不干人事:境外赌博,境内嫖娼,在办公室打架,争风吃醋;公车私用,公款吃喝......乃至还有在外交场合不惜用热脸去贴日本人的冷屁股惘视国家民族尊严的南京刘常委之流.....。对于这样的公务员,说他们的劣迹罄竹难书不为过,说他们无恶不备有丑皆臻也是恰如其分。对于这样的劣迹斑斑的公务员,老百姓难道不能指责?对于这样的公务员,垮掉一批岂不大快人心?清理了蛀虫,纯洁了队伍,打击了歪风,张扬了正气,还节约了行政成本。又何乐而不为?
没有谁希望所有的公务员垮掉,老百姓痛恨的只是那些口里喊着‘公仆’,牙齿却嘴嚼着公款的蛀虫。李君如先生煞有介事的论述只是空穴来风,实实在在的一个伪命题!拿一个不存在的现象说事,李君如先生实在不高明。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可以搞垮全体的公务员?这个论点本身就耸人听闻。而个别的公务员或者某个部门的公务员垮掉了,其实是这些公务员们自己把自己搞垮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公务员尸位素餐,腐化堕落,目无党纪国法。几至于不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何物。只是出来混的。“出来混是要还的”——所以他们垮了。至于说有钱有势的人跑到外国去了,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这话更是伪中之伪;中国这么多年来有多少有钱有势的公务员跑到外国去了,还有多少有钱有势的公务员准备跑到外国去?附带卷走了多少贪污违法弄来的钱以及还准备带走多少腐败得来的钱?李君如先生恐怕回答不出,但有一件事李君如校长应该是清楚的,这些跑了的(垮了的)公务员有几个是被老百姓搞垮的!!倒是想请李君如先生说一句,这些人为什么能够潇潇洒洒地一跑了之。一篇帖子公安部门尚可以跨省追捕,而这些死有余辜的腐败分子却能轻轻松松地跑到外国去?该谁管?谁负责?!
对于那些真正的为人民办事,把人民冷暖挂在心上的好公务员,中国人民是敬爱有之,拥戴有之。焦裕禄,孔繁森一直是老百姓心中永远的碑;温家宝总理从政四十五年未为自己谋过私利谁不为之感动?
贵州省委栗书记对青年报记者说:有些地方说不能上茅台,但不上茅台,上一瓶进口的拉菲,会比茅台高得多........国家一定要始终贯彻勤俭节约,不倡导过度公款消费。但必要的,正常的,合适的的市场消费和市场经营行为我们是不反对的。——也是一个冠冕堂皇的为命题!而且是一个强势的伪命题!请问,是谁或者是那一分文件规定了‘公款消费’(吃喝)一定要上高档酒?如果不上茅台就要上拉菲?言下之意是说我喝茅台还是勤俭节约。这就是所谓的正常的不过度的公款消费?
贵州每年产的几万吨茅台都到哪儿去了?茅台这玩意儿是买的不喝,喝的不买,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话题。国事宴请或许要用一些,但不会太多。国企老总可以大量地喝(广东石化),私企老总不会干这种败家的事;有钱人也会喝一下,但比例不会太大,普通老百姓是可望而不可即,说爱她很难。如果有哪一位工薪阶层花上一两千元拎一瓶茅台回家(送礼者除外),除非他是神经病!老夫是n年前喝过一次,不过那时的价格是不到十元,(其实口感不如五粮液)有人说中国的公款吃喝每年喝掉一个西湖,这一个‘西湖’里有多少是茅台?商纣王的酒池肉林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