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高三学生进行了广州市“一模”考试,本周将出“一模”成绩,由于“一模”是高考的风向标,对接下来的复习备考具有引领作用,学校和学生都格外重视。今年广州市“一模”考了什么,后期备考要注意什么?本报求学指南邀请华师附中九大学科的高三老师,一起点评“广一模”,为你支招。另外,华师附中“爱学讲堂”将邀请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办公室主任、特级教师钟阳于3月25日举办公益讲座,解读一模数据。
语文:找准短板,扬长避短
点评人:华附语文邹寿元老师
今年广州一模语文难度适中,比较平稳,不像深圳模考会有偏题、怪题。试卷的新颖之处是作文以“放下”或“不放下”为题,用了多年未考的命题方式;还有今年的古诗词鉴赏题中既考查了内容分析,也考查了写法鉴赏。
备考:一模后,学生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准短板,扬长避短。明确短板是提升空间最大的地方。比如文言文这块,应熟悉课内基本篇目,过好教材内容关,打好基础后再搭配课外练习。一些常用术语和常用技巧要牢记,善于联系上下文。一模后,要养成每天做题的习惯,兼顾各个板块,善于回顾,把学到的知识记住。
数学:专题形式,重点突破
点评人:华附数学周建锋老师
今年一模数学卷总体是不错的,与去年高考相比,选择题和填空题比较中规中矩,后面的解答题难度相当。从一模试卷看出,考生对数学工具的应用要比较熟,涉及到函数的问题。最后一题考查导数的应用和演算,其中第二、三小问难度较大,需要用到数学归纳法和数列变形思想。
备考:一模反映了考生的运算能力和答题规范性。一模后,学生应对症下药,及时补救。应针对一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重点突破,通过专题形式,把相同的题目类型归类。对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应提高自己的数学方法运用能力,多做没有见过的题,锻炼思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