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仍需细节配套
异地高考原籍录取在具体实施中,仍需细节配套。
如A省实行的是考前填报志愿或考后估分填报志愿,这会使考生填报志愿难度加大;由于名次和成绩对应需要各省同时进行,在时间上对高考招生工作多了一个要求;有少数省份高考不实行3+X方式,对应方法要做修改,但高考通常可分成文理两部分,因此也可以进行名次和成绩的对应过程。
异地高考原籍录取起码有四个优点:一、简单可行花费小。处理考生的名次对应和成绩对应,可由计算机快速而准确的完成;二、具有较好的公平性。学生在学习条件好的地方学习,就应该与当地其他学生比较,这样对在学习条件差的地方学习的学生来说,才是公平合理的;三、每个省的考生都很多,对应出来的名次从统计学上看不会有大的偏差;四、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之间高考时无竞争性,本地的学生、家长不会排斥外地学生;对本地学校来说,外地学生考得好也是学校所乐于见到的。因此,外地学生会相对容易地进入本地较好中学就读,使教育公平进一步发展和体现。
但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可能凸显了另一个矛盾:重点大学在各省市招生比例不同而造成的矛盾,即通常所说的“高考洼地”现象。但这一矛盾由来已久,并不是本文所提方法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