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训题之三
高校的自主考试,今年是搞得热火朝天,外地生是“飞来飞去”,本地生是“奔这奔那”,弄得家长、学生、老师、学校、考官、社会,手忙脚乱、精疲力竭。更有甚者,各校之间为了“夺生源、抢时差、出难题”,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自小平同志提倡恢复高考至今,已经走过了33个春秋了。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对其作出“客观、公正、恰当”的评价,这是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要严肃认真诀断的课题。大家都不要感情用事,更不要草率处置。因为,绝对的肯定与否定一种事理,都是不辩证、唯物的。再说,高考形式的好坏,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千年万代大计问题。对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看法,请合情合理地说说。
审题过程:任何事物,我们都要用“两分法”来加以分析。首先,目前的高考,其“利大于弊”,未来尚难预料。那么,我们又怎样去创造出体现中国特色的高考体制呢?这正是当前人们必须好好审视、细细研究的重要课题。应取的态度是:既不急于求成、也不草率行事,而是有条有理、合情合理地分析、总结、归纳、变革。在国家教育部门的主导之下,选择有关高等院校稳妥试验,并且不断修改、变化、提高,让考试的选拔形式、检测内容、录取手段、改革步骤,越来越符合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高考育才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协作力、抗挫力、艰苦力”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时代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