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本周开始 今年政策变化特别多
201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工作从3月12日开始。今年中考政策变化特别多,涉及招生范围、加分项目、体育考试、择校比例、填报志愿等。如何深入理解这些变化,本报求学指南邀请卓越教育高级副总裁周贵以及其他业内人士为大家细解。
变化1:省市区属示范性高中均面向全市招生
继去年省、市属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后,今年将27所区、县级市属示范性高中也全部纳入全市招生范畴,实现优质学位全市考生共享。同时为兼顾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今年下调招收外区学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15%。
细解:
与去年的招生政策“13所省、市属学校面向全市招生,16所区属示范性高中面向老七区招生,区外学生比例不超过25%”相对比,今年的中考招生范围变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细读。
第一,对老七区的学生而言(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萝岗),招收区外学生比例从25%下降到15%,有两点影响:一是本区学生报考本区的示范性高中,优势增大,因为更多的区属示范性高中将招生计划留在了本区。二是本区学生报考老七区其他区(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像天河学生报考越秀,难度加大。因为招收区外学生的蛋糕小了,又有新五区的学生来争取。
第二,对于新五区的学生(包括南沙、番禺、花都、从化、增城),这些区(市)的11所示范性高中原先只在区内招生,现在还要分出15%的比例招收区外学生,这对本区(市)学生的竞争会略微加剧。但考虑到老七区的学生报考新五区,数量很少,影响也会很小。这种现象与去年省市属学校面向全市招生,新五区的尖子生报考省市属学校的人数也不多,不影响大局的情况类似。
第三,27所区属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使原先封闭的“老七区”与“新五区”有了生源流动,承接了“学籍与户籍不在同一个区(县级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自主选择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县级市)升学”这一政策,对优质初中民办学校是个利好。因为许多优质初中民办学校的学生,学籍与户籍都不在同一个区,像户籍在天河、学籍在番禺的考生,若选择在番禺报名,原先是不能报考天河区属示范性高中,若跨区回天河区报名,原先也不能报考番禺区属示范性高中,现在都可以报考,但受“外区学生不超过15%”的限制。
第四,27所区属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心理影响会大于实际效果。一是招收区外学生比例下降,意味着报读区外学校风险更大,这会让更多学生趋于求稳,加上各个区都希望尖子生留在本区,做了许多说服工作,所以实际填报区外学校的人数不会很多,这也是许多学校去年招收区外学生远远达不到25%的原因。另外,招收区外学生的录取最低分数多数情况下高于区内学生最低分数,差距在1~10分左右,去年分差最大的是玉岩中学择校,差距为44分。
变化2:省一级学校择校生比例下调
在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政策上,去年的规定是:省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5%,市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计划的20%,其他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5%。今年的规定是省、市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招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20%,区(县级市)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招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15%。两者相比较,省一级学校择校生比例下降5%。
细解:
择校比例下降是国家的政策规定,也是大势所趋。目前,择校的作用有二:一是给本地的学生多一个机会,第二个是外来工子女有机会报读广州公校。择校比例下降,对非广州户籍的考生影响较大,这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只能填择校或民办学校,省一级学校择校比例下降,无疑将使这部分学生通过中考进入省一级学校的机会更加渺茫,竞争更加激烈。业内人士预计,省一级学校公费线与择校线之间的“分数倒挂”现象,将进一步加剧。
省一级学校择校比例下降,这个政策对于不同的学校影响是不同的。近几年,虽然省一级学校的择校上限是25%,但各个学校实际采用的择校比例是不同的,像执信中学,去年招生832人,其中择校生83人,择校比例是10%,去年该校择校与公费倒挂2分。广州协和中学去年招生为780人,其中择校生100人,择校比例为12.8%,去年该校择校与公费倒挂44分。
一般情况下,公费线高于择校线或公费线略低于择校线的学校,择校比例往往较低,而择校线远远高于公费线的学校,为了招到更好的生源,择校比例往往较高,甚至采用文件规定的上限。未来,择校比例的下降会首先影响到后一类学校。
变化3:中考录取取消“市三好学生”等三类加分
今年广州中考取消了对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共青团员、市优秀学生干部在录取投档时加10分的优惠政策,旨在清理和调整中考加分项目,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管理,维护教育公平公正。
细解:
中考取消“市三好学生”等三类加分,到底影响多少学生?市教育局介绍,过去每年广州享受这三类加分的学生约有500多名。而据统计,2011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具有政策照顾加分录取资格的考生名单中,市三好学生有521人、市优秀共青团员有573人、市优秀学生干部有464人。
去年上述三类加分项目都可在录取投档时加10分,而每一分在中考中的作用都至关重要。来自2011年广州市中考分数段统计表的数据显示,在提前批公费线640分上,仅此一分就是375人。分点人数最高的是665分,一分有417人。显然,中考录取取消“市三好学生”等三类加分,有利于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