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增加了20个实验项目目录
解读人:福州教育学院物理教研员肖永琴
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完成独立的实验操作,掌握科学探究七个要素,初步掌握六种能力。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结构:主观题占72%,客观题占28%。题型有选择题,填空、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
解读:和去年相比,今年增加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项目的目录。虽然对部分密度的概念、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做了D级的标注要求,但对考试要求整体影响不大。20个实验项目其实都包含在考试范围内,但是容易忽略,尤其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考生们如果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将实验研究方法理解透彻,比如控制电量法是常考的,除了如何控制、怎么改变,还应能够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化学
还是考基础
解读人:福州教育学院化学教研员卢秉政
考试内容:考试的内容实用性强,包括了解食盐、纯碱、碳酸钙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区别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知道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初步认识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等。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卷结构:题型分为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与分析。全卷难度值为0.70-0.80,虽然和去年的0.75-0.80相比略有提高,不过专家老师表示,这只是提法的不同,难度值不会增加。整份试卷中,较易题(难度值0.7以上)约占80%(80分),中等难度题(难度值0.5-0.7)约占10%(10分),较难题(难度值0.3-0.5)约占10%(10分)。
解读:今年化学还是考基础。初中化学教学是起到一个启蒙的作用,考生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打好基础和养好学习的态度。在复习时,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按照老师的复习步骤正常进行就可以了。如果考生要拿到更高的分数,则需要在平时就注重对化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剩下的20%的分数则能拿得到。
历史
减少了部分知识点
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乡土历史和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历史延续了求稳的风格,知识点上略有精简,减少了“科学技术和文化中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等内容。
考试形式:开卷笔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结构:中国历史约占65%(含乡土历史约10%)左右,世界历史约占35%左右。从题型与分值比例看,选择题约占40分,改错题约占10分,辨析题约占5分,材料解析题约占25分,综合题约占20分。
思想品德
时事题占20%
考试内容:包括教材部分,分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知识板块。其次是时事政治的内容,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重大时事,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和评析重大时事政策。纯时事考试内容以当前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本学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为主。
考试形式:开卷笔试,考生可携带课本和相关时事资料进入考场,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容易题、中档题和较难题。难度值为0.70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值为0.50-0.70之间的试题为中档题,难度值为0.30-0.50之间的试题为较难题。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考试合格率达80%。试卷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部分约占48%,非选择题部分约占52%。从内容上看,“成长中的我”约占15%;“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25%;“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40%;“时事”约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