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
尖子生周末狂练带球跑
3日下午1点30分,在市北区中联体育广场,李女士站在操场上,看着女儿练习足球绕杆。“累了吧,喝点水。”等女儿练习几个回合后,李女士不时地给女儿擦汗并递去温水。
李女士的女儿在超银中学读初三,自从2月15日公布中考体育项目后,女儿的周末时间便从上文化课辅导,转移到了足球培训。“以前周六下午都去学英语,体育中考抽到足球之前,她连球都没碰过,没办法,必须送来培训。”李女士有点发愁。她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排名总在级部前十,但就是平时不愿运动。如今,体育考试占到45分的比重,平时的30分成绩她还不担心,就怕后面测试的三项内容,尤其是足球。
和李女士一样,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体育上丢分,于是趁着周末给孩子报体育培训班。
记者看到,中联体育广场上,十多个家长在寒风中“站岗”,他们都是陪孩子过来参加足球培训的。而培训学生中,大多以女生为主,其中多数是成绩不错的孩子。
“我女儿游泳很好,就是不喜欢足球。”青岛7中家长孙女士说,女儿练习两周之后,起码会带着球跑了。“我不期望孩子能拿满分,我看到测试那天孩子发挥正常,拿个及格就不错。”
背景
学生体质差,中考体育加码
足球进中考,源于今年的体育测试项目首次通过抽签定夺,第二类选考项目中,篮球、排球、足球三选一。日前,通过公开摇号,足球入选。
青岛之所以实行体育改革,通过抽签定考题,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体质下降这一因素。
抽签有些偶然,但项目却存在已久。根据2007年国家公布《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足球就是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选测项目之一。
根据青岛市2009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0年3月,青岛市教育局出台体育中考改革方案,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素质评价和中考中的分量。
体育成绩由过程管理考核和体育考试两部分组成。过程管理考核分数由原来的每年5分增加到每年10分,三年累计由15分增加到30分,升学体育考试分数仍保持15分不变。考试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为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选测两项来自《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规定的选测项目,第一类为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50米跑、立定跳远和跳绳,第二类为篮球运球、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
方案自今年开始实施。
反响
男生叫好,女生苦恼
青岛是个足球城,喜欢足球的孩子不少。但受个人兴趣等因素限制,足球进中考,在学生中尤其是女生中还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因为从小很少接触足球运动,对足球也少有兴趣。在周末进行参加体育培训的,基本上都是女生。也正是因为这些平时足球练得少的女生,带火了足球培训市场。
而对不少男生来说,考足球甚至能让他们暗自得意。3月3日,在中联体育广场看到,有不少足球较好的男生,竟然免费充当起班里女生的足球教练,利用周末时间教女生踢球。
“这次抽到足球,我孩子就没那么惊讶。”市民邱先生的儿子是青岛7中的学生,因为自己也是个足球爱好者,每逢周末他都会带着孩子去踢足球。
一些中学体育老师认为,哪个项目都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假如明年抽到排球,考排球垫球也不是那么容易,必须达到一定高度,那时不喜欢排球的学生也会反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