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班级“牛”在何方?
刚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感觉“史上最牛班”当之无愧。在了解情况之后,反而觉得“史上最牛”的并不是这个“班”,如果将标题改为“史上最牛教学”也许更为适合。
因为那样的课程设置(完全是按照国外大学的要求)、那样的师资力量(上了高二就全是外教)、那样的价钱(班上同学说“一年几万元还是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么能不牛呢?
人各有志,想去国外深造无可厚非,但如果这发展成一种“趋势”,就成了国内教育的一种悲哀。
采访中有同学决定考国外学校的原因仅仅是“觉得高考风险太大”,“两天之内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稍有不慎,十几年的努力就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