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追问
如此大规模的异地补课行为就在众多家长又爱又恨的情愫中上演了,面对这种新情况,相关部门监管“之刃”是否已箭在弦上?我们的孩子们是否真的能“无障碍”地参加完此次带着课本的“冬令营”?
沈阳、鞍山均“禁补”为何还补?
记者了解到,重新修订的《沈阳市义务教育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专门对“补课”情况作了明确说明。
《条例》规定,学校或者教师不得擅自违反课程设置规定和教育教学计划授课;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有偿补课或者讲新课。
《条例》明确规定,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有偿补课或者讲新课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视情节对校长或者教师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予以解聘。
鞍山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鞍山禁止学校以任何形式的补课,对于外地师生来鞍山补课的情况,如果情况属实,有人举报的话,一经查实,也会按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不让孩子带手机,这是为啥?
先是以“冬令营”的名义“掩人耳目”,再长途跋涉到鞍山补课,对于学校的做法,家长们一致归结为“学校是怕有人举报,这样做更安全”。
“不让孩子们带手机,说是有事跟我们联系,我感觉是怕有人举报。学校都把车订好了,把补课的地点安排好了,看来这课肯定得补了。”对于这位家长的说法,其他家长也很赞同,“那肯定是,在那边补课更安全,要不人家能这么安排嘛。”
地点隐蔽,跨市补课咋监管?
昨日一早就在客车刚到时,一位家长还同其他家长打趣说:“再等会儿,没准就过来人查了,就补不成课了。”但当客车启动时,这位家长失望地表示:“这回不行了,车一开就挡不住了,到那边就不好管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雨田实验中学在鞍山的补课地点比较隐蔽,周围多是农田,外人要想接触到学生,必须进入大院内并且还要躲过老师的巡查,这就给外人举报增加了难度,而此次“冬令营”的名义又给这次补课多了一层保护色,给跨市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家长声音“听说一天150元”
对于这次“跨市补课”,家长中抱怨者众。
校门口几位家长在推测这次的“补课费”,“听说补课费一天150元左右,这次还有这么多客车,估计便宜不了。去这么长时间,哪个家长不得给孩子两三百元,这么一算去一个星期也得花1000多吧。”
“补这几天有啥用?”
“孩子刚过完节,心还没回来呢,补这么几天课能有啥用?”一位家长一边抱怨一边望向教学楼,“这也没个商量,孩子回家直接就告诉我准备行李,昨天(1月31日)给老师打电话,我问不去行不,老师说就差你家孩子一个人,耽误课程咋办。”
“孩子能适应吗?”
“孩子平时就挺累,有个假期休息是好事。要补课我们也不拦着,但你就在学校补课呗,去鞍山的话孩子能适应环境吗,那边有个褥子就不错了。”料想起孩子在鞍山的生活,一位家长不禁皱起眉头。
一位刘姓家长介绍,对于学生补课这件事,家长们很矛盾,一方面觉得通过补课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绩,另一方面担心这种补课剥夺了孩子的自由,让孩子无法在假期得到休息。而对于这种跨市补课,他说:“感觉像是去旅游,学习的效果不会太好。这些初三的孩子生活还不能独立呢,离开家还需要适应环境,更别说要去专心学习了。”
刘先生说:“现在一些家长也挺矛盾,如果自家的孩子不补课别人家的孩子补,孩子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了,最好是所有学校都按正常的课时来安排学生们上课,谁也别补课。”
孩子心声“不补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学生倩倩说:“有的老师说必须去,我们老师说是自愿,但谁不去课程就落下了,而且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春节后,倩倩和父母一起去到了姥姥家,但这次补课打断了她假期的行程。倩倩也懂事地说:“我也知道现在学习重要,同学们都比着学呢,我爸妈对我学习都特别关注,但学习再重要,也得让我们先休息好啊。”
对于这次鞍山的行程,倩倩有着自己的担忧,“我一直在爸妈身边,这次折腾这么远,我一个人拿那么多行李,不知道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心里还挺想爸妈的。”(孙帅付鸣川 刘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