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能力指导 >

解片段阅读之技巧:同义替换法(2)

2011-03-02 
读书人导读:

  【例题】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

  A.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B. 完善的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 政府制定的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 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解析】答案为D项。通过审题可知本题要求考生对于文中主要观点进行把握,即寻找主题句。由题干可知第一句话主要讲的是集体行为是个人意愿与选择的综合表现;第二句话讲的是个人在推动政府制定环保政策中的作用;第三句讲的是个人对于发挥法规的实际效果所起的作用。主题句在转折词“但”之后,即强调公民个人要有环保意识,环保法规才能取得效果,故D项是原文的同义替换,为正确答案。

  【纠错】 A项强调政府的作用,与原文题意不符。B项强调法规制定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C项侧重法规的制定应体现公民意愿,也与题干不符。

  题干中的“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一句相当于“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实际上是一个必要条件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会重点介绍。)与由“但”引导的“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一句在内容上互相照应,通过综合理解从而更为深入地掌握主题句的意思。

  更多详情请查询:读书人网公务员频道http://www.reader8.net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