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频道 > 中考语文 >

中考现代文阅读:擅用修辞 理解作用(3)

2011-01-16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

  (四)

  夏之雨

  [台湾]风信子

  ⑴蒸沤的热浪,堆叠着、郁积着。潺潺的汗珠涌动着、翻滚着。粘答答的肌肤挣不脱薄衫的依附,雨,成了人间的渴盼与最爱。

  ⑵一半的天,蓝得不带一丝犹疑,另一边的天际,却是尘烟滚滚,黑云片片,黑浓的云迅即卷漫开来扑腾跌宕、漫漫溢溢。镶着金边,绣着蕾丝,只展现上苍诡谲的骤风,氤氲一场天地神奇。

  ⑶乍然的雷闪里,雨,如根根银箭,带着雪亮的簇矢,疾射而下,狂暴猛戾地射向每一个角落。似乎,要把上苍的怒意倾泻净尽,似乎,要将人间的忿懑恣肆填平。于是,奔腾在柏油路面上,驰骋在朵朵伞花上。激迸的弦箭,弹射在一洼洼的水痕里,带着一朵朵半圆的气泡,奔向滔滔的街头。

  ⑷荷,擎着碧翠伞盖,迎一场雨的婚礼。蛙,在荷畔鼓掌欢呼,蝈蝈的鸣叫,仿佛催唤着易害羞的荷,快快在短促的夏雨中,展露生命精华。

  ⑸雨停歇,荷香幽远,浸浸漫漫笼罩着一方水塘。盛妆的荷犹缀着浑圆的雨珠。天边的虹折射在雨珠上,幻化出不可思议的宁谧、沁凉。

  ⑹似乎,尘世里,惟有荷在的地方,才有清凉!

  ⑺仿佛,夏之雨,只为迎娶荷而倾落!

  ⑻雨骤然落,乍然歇。如梦般,掀起人的希望。却又在乍然休止后,重新点燃夏的火炬。于是,希望、失望;兴奋、咒诅交替里,雨来了又去,人,在雨的戏弄中,无奈地苍老、消沉!

  ⑼枝折花倾、窗破瓦掀。上苍以它的威猛、酷戾回报众生的贪得无厌。上苍以它的冷峻、残苛晓谕世人,四时有定,强求不得。

  ⑽风,只在心静、身静时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风,只在无所欲、无所求时,才弥漫周身!浮泛的人生,遍布的枷锁,妄求夏之风,如何可得?

  ⑾夏,热热烈烈地来,却也在西风的吹拂下,凄凄凉凉地去,留下的是孤寂的心,萧索的情,以及一声声无可奈何的叹惋。

  ⑿叹惋人世仓猝无常,叹惋红颜成白发!

  ⒀不曾去思索,不曾去回顾,只沉湎在浪涌处、只浮泛在浪花里,一年年,红的是凤凰花,白的是少年头!

  ⒁夏,年年来,年年去,而红尘依旧,炎凉依旧,而这人生,却再也不能重新走过!

  1、第⑵段描写 来之前的天空,着重写 之狂,

  之厚,采用了 态描写。

  ★2、文中第⑶段中加点词“银箭”、“疾射”用得好,好在哪里?试做评析。

  银箭 。

  疾射 。

  ★3、第⑶段中两个“似乎”用了 的修辞手法,渲染了 。

  4、第⑹段中感叹“尘世里,惟有荷在的地方,才有清凉!”请另从你学过的课文中找出有关对荷赞美的句子。

  答: 。

  5、最后⑷段作者由对眼前景物的感叹转到对世间情的感慨,其作用在于 。

  (五)

  石赋

  邢源

  ①我爱石。

  ②石,宽广育着无尽的宝藏。

  ③石,可垒之为高楼,架之为桥梁,筑之为道路。当它历尽艰辛,粉身碎骨,尚化作微尘细末时,又成为沃土,滋养五谷新苗。石的躯体之于我们,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石,随着岁月的流逝,纹络里深刻着沧桑巨变的印迹。考古学家研究人类的过去,古生物学家探究生命的衍变,都求教于石。石的心灵里,有着多么深邃的思想。

  ⑤石,大至于高山峻岭,气势磅礴;石,小至于方砚细珠,莹然可玩。它在昆仑之巅,于迷雾杳霭和风云变幻之中,成为天赖以立的柱石;它在园林之内,与水榭亭阁,茂林修竹相伴,陶冶着我们的情感,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石的风姿与操守又有多美。

  ⑥石一经琢制,能夺造化之功。举世无匹的云冈和敦煌石窟,是艺术天才精雕细刻的稀世珍宝;天安门广场那矗立云天的丰碑,永远在纪念着不朽的人民英雄。石的情感是多么的沉郁、厚实、丰富,跟人们心心相印啊!

  ⑦古往今来有多少巨笔赞美过石头:□□曾以石补天;□□曾以石填海;《红楼梦》曾以石命名;美猴王竟是一尊石猴。

  ⑧敬爱的周总理也爱石。他办公室的房间里有一碗浸水的雨花石。邓颖超同志说:“每当我一看到这些雨花石,就会想起无数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烈士来。”郭沫若同志对周总理亲自捡来的雨花石感慨万分,他写道:

  ⑨“雨花纹石的宁静、明朗、坚定、无我,似乎象征着主人的精神。”

  ⑩啊!这是石的品格,这才是对石最好的歌颂和赞美。我爱石。

  1、请你在第⑦段方框内填上有关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两个人物

  曾以石补天; 曾以石填海

  2、请你写出两个与石头有关的成语:

  3、山水草木,花鸟虫鱼,“可爱者甚蕃”,周敦颐独爱莲,是因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请你说说本文作者为什么爱石?

  答:

  。

  ★4、文段中(3)、(4)、(5)、(6)四个自然段,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分析其表达效果。

  例 句: 。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

  5、在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请你仿照选文①、②自然段,写一个开头。

  答:

  考点精练参考答案

  (一)

  1、我不重要 我很重要 2、亲情 友情 工作和事业 3、惟一 无双 4、密友 古陶 珍贵 5、只要我们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就无愧于“心灵对生命的许诺”。

  (二)

  1、háo shé 2、依次为:漫 灌3、修辞方法:拟人比喻 对偶 江南春风的特点:轻柔、和悦4、开头引用几种说法,说明北方没有真正的春天,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结尾指出江南春天令人不舒服的一面,做到了前后照应。5、运用一连串的动词和拟声词,主要从声音(声响)方面写出北国春风粗犷、强劲,消冰冻、化霜雪的阳刚之气。

  (三)

  1、此题为开放题,无惟一答案,能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比喻即可,如“像碧玉”,“像宝石”等。2、雁到衡阳不再南飞的原因 逻辑顺序 列数据 3、提出了“北雁南飞到衡阳为止”的现象 ;使语言更富于表现力 4、从气温条件、地理环境、大雁体力三个方面加以说明。5、“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

  1、暴雨;风;云;动 2、用形象比喻,写出雨大且急;借用前面比喻拟物,写出了雨密集的威力 3、拟人;暴雨狂虐的威力 4、①荷有君子之称;②荷出淤泥而不染 5、暗示人们不要屈服于大自然的肆虐,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和光阴

  (五)

  1、女娲、精卫。2、如:石破天惊、滴水穿石、玉石俱焚、海枯石烂等。3、作者爱石的原因很多,只要列举出一条就行。如:石,宽广的胸怀里,孕育着无尽的宝藏;石的躯体之于我们,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石有深邃的思想;石有美丽的风姿和操守;石有沉郁、厚实、丰富的情感;石有宁静、明朗、坚定、无我的品格等。4、如:例句:石,可垒之为高楼,架之为桥梁,筑之为道路。修辞手法:排比。表达效果:作者以匀称的句式、铿锵的音律、强烈而又奔放的感情,写出了石对人类的突出贡献。5、此题属于全开放性的题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