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公务员行测常考统计术语总结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前提型题目的题型特点是在题干中给出结论和部分前提,要求从备选项中找到另一部分前提来将推理补充完整的试题。
这类题目的提问方式一般是:读书人整理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上述推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为使上述结论成立,以下哪项陈述必须为真?”
“为使上述论证能够成立,必须假设的前提是:”
前提(假设)是使推理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果题干论证缺少某一个条件,这个论证必然不成立,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题干论证的前提。但是,即使有了这个前提,题干论证也未必就是正确的。
解前提型题目的关键在于找出题干中的逻辑漏洞或者缺陷。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①在前提与结论间建立联系;②使推论可行或有意义;③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http://www.reader8.net/
由于正确选项都是推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因此解前提型题目时适用“反向代入法”。
所谓反向代入法,即为将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假设该选项不成立,验证题干结论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则为答案;如果还有成立的可能性,则不是正确答案。用反向代入法解题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阅读题干,分析题干的论点和论据,找出题干漏洞;
②分析选项,排除那些明显不能弥补题干漏洞的选项;
③用反向代入法来验证那些可能正确的选项。
下面我们结合例题来具体分析前提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1.在前提与结论间建立联系
若题干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明显的跳跃,那么这个推理成立所隐含的一个假设就是在前提与结论的讨论对象之间建立本质联系,这就是所谓的“搭桥”。
【例题1】
以往,境内企业进出口只能以美元或第三方货币结算,在合同签约至合同执行完毕期间汇率的变化会使企业的实际盈收出现波动,现在银行推出了人民币结算业务。由于人民币是境内企业的本币,合同计价和企业运营的主要货币相一致,境内企业在合同签订前就能够切实了解交易的成本和收入,从而防范了汇率风险。因此,使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企业必定会增多。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作为上述论证的前提条件?
A.有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对外贸易的企业数量会越来越多
B.在与国内企业开展贸易时,由于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境外企业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C.有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国内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将跨境贸易开展到世界各地
D.由于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境外企业愿意与国内企业开展贸易往来
【解析】 题干结论是“使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企业必定会增多”,论据是境内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业务可以防范汇率风险。根据论据不能得出结论,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http://www.reader8.net/
由于跨境贸易是双方贸易,要推出结论,要求境外企业也认为使用人民币结算业务可以防范汇率风险,从而也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而能“防范汇率风险”的前提是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因此加上B项作为前提可以推出结论。因此,答案选B。
【例题2】
在接受测谎器测验时,只要服用少量某种常用镇静剂,就可使人在说谎时不被察觉。因为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反应可以通过药物抑制,而不会产生显著的副作用。由此推之,这种药物对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也会很有效。
此段话的假设前提是( )。
A.镇静剂对于治疗心理压力有效
B.对于心理压力反应的抑制增加了主观的心理压力
C.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与日常生活的心理压力相似
D.在测谎器测验中说谎的人经常显示出心理压力的迹象
【解析】题干由“药物可以抑制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得出“药物可以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的结论。因此需要在“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之间建立联系,即C项是题干论证所必须假设的前提。其他各项作为前提都不能使题干推论成立。因此,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