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7】专家认为,如果汽车技术行业经过长年的研发能降低3%的油耗,就可以算是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了;但即使是能降低3%的油耗,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而且汽车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加速动力性的情况下,已经在尽量省油,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
B.目前生产的汽车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制动效果
C.无论汽车技术怎么发展,节油效果都不会很显著
D.在节油和动力的最佳配置比方面再寻求突破难度很大
【答案】D
【专家详解】A选项“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并不是说“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很明显是对范围的偷换;B选项偷换概念,把“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偷换为“制动效果”;C选项明显错误。D选项,由材料中的“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可知,既然是最佳,再寻求突破当然难度很大。
2.无中生有
细节推断题需要考生对整个文段的细节都有所关注,为了考查这一点,命题者常常在错误选项中给出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信息,以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在判断选项信息正确与否时,应当紧扣原文,去伪存真。
【例8】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他还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苏轼认为,识见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相怜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学,同时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答案】C
【专家详解】文段先后叙述了两个评论,第一个是苏轼对贾谊的评论,第二个是文段作者对苏轼上述评论的评论。两个评论都没有论及苏轼自身的情况,也没有体现出苏轼对贾谊的“同病相怜”,因而C选项属于无中生有。为了避免被无中生有的信息所迷惑,考生在做细节推断题时,首先应该对整个文段有个较全面的了解,然后判断每个选项所给的信息是否属实。如果没有把握,则需要将选项所给信息与原文比较,仔细加以鉴别。
3.以偏概全
细节推断题的文段通常包含多种信息,在概括这些信息时需要全面完整。命题者常常命制一些以偏概全的选项。有意思的是,这些干扰选项常常会出现“都”这一词语。因此,考生对包含“都”或其近义词的选项应该格外注意,分析该选项是否属于以偏概全。http://www.reader8.net/
【例9】大袋鼠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们平时在原野、灌木丛和森林地带活动,靠吃草为生。它们过群居生活,但没有固定的集群,常因寻找水源和食物而汇集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老鹰、蟒蛇和人们都要捕捉袋鼠,然而对袋鼠来说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干旱,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大袋鼠单独行动
B.大袋鼠常聚集在一起寻找水和食物
C.威胁大袋鼠最严重的是人们的捕捉
D.遇到干旱,袋鼠都会死亡
【答案】B
【专家详解】A选项文段中“常因寻找水源和食物而汇集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表明了“大袋鼠常聚集在一起寻找水和食物”。“有的大袋鼠单独行动”与文章中“它们过群居生活”矛盾,故不选。C选项“威胁大袋鼠最严重的是人们的捕捉”与文中“对袋鼠来说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干旱”矛盾,不选。D选项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非常值得关注。文中已表明,遇到干旱,“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而D项认为袋鼠都会死亡,没有考虑母大袋鼠的情况,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4.张冠李戴
片段阅读中材料所给的多个信息,常常会涉及多个主体。此时需要考生将各个信息与其相应的主体相对应,对号入座。在设置干扰项时,命题者常将信息与主体之间对应关系扰乱,诱导考生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例10】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中国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http://www.reader8.net/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的是( )
A.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答案】B
【专家详解】根据原文可知,“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是武侯墓前的两株桂花,而非我国种植桂花的历史,故A项不选。最早入诗的是《九歌》中的“桂舟”、“桂酒”等词,而非“汉桂”,故C项不选。A项、C项都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本文并未提及“我国最早诗词”,而根据常识可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与《九歌》无关,故D项不选。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原文中“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的信息,是否能直接得出“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的结论,值得商榷。但相对于其他三个选项,这个选项最接近原文意思,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