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专业课 >

2011经济学考研基础训练题及答案解析(2)

2010-11-07 
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元,实际的国民收入是98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什么变化?

  二、名词解释

  1.需求弹性。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菲利普斯曲线。 4.流动性陷阱。

  三、辨析题

  1.卖者提高价格只会增加收益。

  2.在总效用为正时,边际效用不可能为负。

  3.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4.紧缩的财政政策可能使GDP减少,也可能使GDP不变。

  四、问答题。

  1.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的含义。

  2.为什么在货币市场上L=M的条件下,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五、计算题。

  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3Qd ,供给函数为P=5Qs 。计算:

  a.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b.该商品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元,实际的国民收入是98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d; 7.c; 8.c; 9.a; 10.c; 11.b;12.a; 13.c; 14.c; 15.b。

  二、名词解释

  1.需求弹性是指相应于影响需求量的某一因素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对应于不同的影响因素,需求弹性可以区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等。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新增加的一单位该商品所带给该消费者的效用的增加量是递减的,即边际效用递减。

  3.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货币工资率的提高将引起通货膨胀,因此,菲利普斯曲线成为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

  4.当利率极低时,人们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会再去购买证券,而把货币留在手中,因此,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流动性陷阱指的就是利率不再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三、辨析题

  1.错。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会导致收益减少。

  2.错。边际效用小于零时,总效用可以为正。

  3.错。国内生产总值不单独核算中间产品的价值。

  4.对。在LM古典阶段,紧缩的财政政策不会导致GDP变化,只是提高利率。

  四、问答题。

  1.答: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价格的下降幅度,导致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2.答:因为货币的需求L包括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投机需求。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投机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在货币供给量M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收入增加,那么,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为满足L=M的条件,则货币投机需求必然减少,那么,利率的变化是增加。即国民收入与利率同方向变化。

  五、计算题。

  1.解:

  a.Qd =40-1/3´p, Qs =1/5´p。令Qd =Qs ,得p=75, Qs=Qd=15。

  b.根据公式,均衡点需求弹性Ed=5/3,均衡点供给弹性Ed=1。

  2.解:

  MPS=1-MPC=1-0.8=0.2,K=1/MPS=5。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需要增加投资⊿I=( 10000-9800)/5=40亿元。增加投资100亿元,经济将会发生通货膨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