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辽宁省 >

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大纲申论部分深度解读(2)

2010-11-03 
读书人与您同行,携手打造非凡未来

(二)考试内容 
  4《大纲》:申论试卷重点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主旨,全面分析给定资料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条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大纲》中提到这四个能力都是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的,所以,作为选拔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科目,对它们进行考察也是合情合理,而且对于如何考,《大纲》也作出了说明。 
  首先是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主旨,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个能力。理解了资料的基本含义,是考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这是认识问题的过程。那么怎样对阅读理解这种能力进行考察呢?《大纲》中提到了“内容主旨”,这就是题眼,也即是说,题目会通过对内容主旨的提问,来检验考生是否理解了全部给定资料,从而,也就间接考察了阅读理解能力。而如何把资料的内容主旨提炼出来,这就需要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所以,对内容主旨进行考察的题也可以叫做归纳概括题。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是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全面分析给定资料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是很重要也是很难的一个能力。全面、综合地分析,需要考生在整体上把握材料,透过资料的表层含义,看到其内在的本质含义,要从具体的现象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这是分析问题的过程。虽然《大纲》并未对综合分析能力的具体考察形式作出说明,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必定需要考生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通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顺序,看到资料中反映出的“问题”的本质。这才是“综合分析”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再次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把握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和全面分析资料的前提下,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这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的过程。对于这种能力的考察,是通过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来实现的。同时,“全面分析”、“把握主旨”这些字眼都是在告诉考生,提出的对策一定是要针对资料中的问题的,也即是要有针对性;另外,对策要有可操作性,这是作为对策本身就应该具备的。 
  最后是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准确流畅、条理清晰地写出自己的答案。准确,即是指用语要合适并合理,放在申论作答中,“准确”也就是指考生作答时要使用规范的、符合公务员身份的用语,它内在地要求语言要严肃、庄重,不能是口语化的表达。 
  流畅,则是要求考生要注意表达上的前后连贯,不能出现前言不搭后语或是语句不通等情况,这会严重影响评卷者的阅读,自然也会影响考生最后的成绩。因此,考生作答时应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擅长的表达形式,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写出来。 
  条理清晰,要求考生在作答时要有条理,要能使评卷者一眼就看出你的整体作答思路,段落层次安排上要适当,不要因划分宽泛而混乱,也不能因划分过细而零碎。这是考生在文字表达上应该注意的几点。 
  (三)《大纲》补充 
  2010年的大纲和09年相比,申论科目部分的要求,一字不差,没有任何变化,这也是《大纲》隐含的信息。也即是说,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关注一下去年考试的各方面情况,以作为复习参考,最直接的就是可以好好地研究一下去年的考试真题,这是很好的复习资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