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指导 >

201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经济篇(2)

2010-10-29 
虽然浙江还在艰难转型,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拿出“壮士断腕”的气魄,毅然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浙江经济必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4、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背景链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在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浙江屡闯屡试、逐步确立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和鼓励人民富裕、勇于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标准表述】未来一个历史时期,浙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坚决转变一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坚决破除一切影响创业创新的体制弊端,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浙江大发展。

  必须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集中民智民力,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进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5、“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

  【背景链接】2008年初,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从2008年到2012年,政府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改善发展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上,充分运用和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研究采取有力举措,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包括: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

  【标准表述】落实“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对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满足新形势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品质需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5、深化改革开放六大任务

  【背景链接】2009年5月6日至8日举行的浙江省委12届5次全会明确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六大任务:一是围绕保增长、促转型,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二是围绕惠民生、促和谐,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三是围绕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四是围绕扩大民生、健全法制,深化政治领域改革;五是围绕拓展空间、提升竞争力,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六是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标准表述】当前要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方针,着眼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深化扩权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配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建设、城乡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

  【背景链接】2009年5月6日至8日举行的浙江省委12届5次全会明确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六大任务:一是围绕保增长、促转型,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二是围绕惠民生、促和谐,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三是围绕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四是围绕扩大民生、健全法制,深化政治领域改革;五是围绕拓展空间、提升竞争力,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六是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标准表述】当前要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方针,着眼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深化扩权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配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建设、城乡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

  6、新兴产业http://www.reader8.net/

  【背景链接】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龙头,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指向的新兴产业发展,正在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潮流。

  2009年11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年会开幕式时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是人们思想革故鼎新的过程,也是世界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重大课题提上重要议程,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趋势。这既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浙江省决策层也注意到这一趋势,省委书记赵洪祝表示,在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目标的产业支撑上,浙江会充分利用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充分发挥浙江区域块状特色产业优势,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思路,积极完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把节能减排、工业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切入点。

  【标准表述】2008年底以来,为应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政策措施收到明显成效,促进了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气候回暖。但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经济复苏过程可能是曲折和复杂的。在当前形势下,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世界产业技术革命的新趋势,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实行被称为“绿色新政”的措施,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也要稳定外需,还要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选择那些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综合考虑国内外情况,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个现实的切入点。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应当重点给予扶持,力求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环境攸关发展和民生,安全的饮用水和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优良的环境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的必要条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资源一样,都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建设环境设施、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抑制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鼓励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的先进生产要素;也有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握低碳经济趋势,实施绿色新政,要把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把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财税政策,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扩大终端消费,培育新的市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虽然浙江还在艰难转型,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拿出“壮士断腕”的气魄,毅然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浙江经济必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7、节能减排

  【背景链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这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缓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绿色经济不仅可以成为渡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

  樊纲认为,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2009年09月27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樊纲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演讲中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年之后,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五大重要趋势,即美国消费率有所下降导致世界市场容量缩小;许多国家金融服务业缩水,更加重视制造业等实业;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新兴市场”在国际上的分量越来越大;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转变为跨国公司。

  樊纲说,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经济的消费率会有所下降,这将导致世界消费结构调整和世界贸易的巨大调整。尽管现在的消费率下降幅度有危机时期过渡调整的因素,但由于“去杠杆化”,金融泡沫破裂,西方的储蓄倾向会有所提高。这意味着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及时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将决定我国经济是否可以持续增长。

  他认为,后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的第二个趋势是回归实业。中国要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注意金融与实业的关系,继续发展金融服务业,但更要大力发展制造业,而不是轻视制造业。

  樊纲说,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后危机时代的第三个趋势。能否抓住机遇分享这个新的增长点,对中国和中国企业将是一大挑战。

  他介绍,“新兴市场”在国际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现在“新兴市场”本身已占世界经济的40%以上,危机过后新兴市场经济体总体将持续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超过一半。新兴经济体将更重视相互的市场,需要更紧密的合作,化解贸易摩擦。中国和中国企业能不能抓住机遇,更好地利用新兴市场,将成为另一个重大挑战。

  樊纲指出,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一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转变为跨国公司。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中国企业应认真学习地缘政治、相关国家的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吸取其他国家跨国公司在海外拓展市场的经验教训。

  【标准表述】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而绿色经济不但可以迅速拉动就业、提振经济,还能有效调整全球经济结构,理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更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强化技术创新,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最大主体,也是耗费能源、资源,产生污染的最主要产业。工业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系统工程统筹考虑。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把全面推动工业节能减排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紧密结合。一是通过规划,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二是通过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分类指导和准入管理,狠抓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三是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一批节能减排项目,鼓励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四是通过自主创新,加快先进技术的开发,加大重点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实施力度;五是用系统论方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三废”污染防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