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频道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主观训练题(历年真题汇编)三(2)

2010-08-18 

  15、观察下列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三幅图分别是“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队”、“施粥棚里的失业者”“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水坝”)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时期美国的什么情况 (2分)

  (2)罗斯福总统上任后,实行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分)

  (3)图三反映美国政府针对图一、二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4)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历史认识 (4分)

  (1)经济大危机(1分)严重经济困难(失业)情况(1分)

  (2)对工业的调整(或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或《国家工业复兴法》)(2分)

  (3)兴办公共过程

  (4)历史认识:a国家和政府干预经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2分)b政府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16、简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 (4分)

  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六盘水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英国首相张伯伦

  材料二: 第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材料三,看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二战初期,英、法等国面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什么政策?(1分)

  (2)、材料二中文件的发表标志着什么?(1分)

  (3)、材料三说明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答出2种因素)(2分)我们应如何维护世界的和平?(至少答出2项)(2分)

  (1)绥靖政策。

  (2)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3)1、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冲突,宗教纷争。强权政治。

  2、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加强综合国力,与他国和平人处,反对霸权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加强国际间的团结与合作、交流与对话等。

  济南市200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课改区)

  35、(12分)读下图:

  回答:

  (1)图一所示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分)这种交通工具采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2分)随着这一动力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哪种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2分)

  (2)图二所示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分)这种交通工具采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2分)随着这一动力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哪种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2分)

  (3)图二所示交通工具所采用的能源对资本主义经济有重要影响。试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为例说明。(2分)

  湖北省十堰市2005年城区(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四、探究与创新题(本大题1小题,共6分)

  2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范围遍及亚、欧、非及大洋洲。然而,战争的结局却出乎侵略者的意料,不是法西斯侵略者的胜利,而是人民的胜利。

  (1)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2)想一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谈谈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4)学习了这段历史后,你认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了哪启迪?

  (1) 60周年(1分) (2)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或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1分)(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 分)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分)(4)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 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竺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写出与题意相符的2点即可得2分)

  湖北省黄冈市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课改区)

  1、黄冈市红星中学举办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要求学生设计相关历史知识卡片。请你根据左边卡片提供的式样与内容完成右边卡片的设计。(6分)

  2、请你根据教材提供的有关数据,设计一张表格,使人们一看这张表格就知道日本在战后50—70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1分)简要分析日本经济出现这一发展速度的原因。(3分)

  3、 1861年4月,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发动叛乱,林肯政府被迫迎战。出征前,林肯要向出征将士发表演说,阐明出征的意图并激励将士英勇作战。请你按此要求以 “为XXXX而战”为标题替林肯总统写一篇简短的演说词,如“为祖国统一而战”、“为解放黑人奴隶而战”、“为美利坚民族的命运而战”或“为自由而战” 等,也可以自拟题目。(字数不超过200字)。(6分)

  4、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代表了哪个阶级的什么愿望?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对以后社会的影响更巨大,请举出两个典型例子说明。(4分)

  200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政治(课改实验区)

  23.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图略,是日本)

  (1)图中的A国是 ,现在属于 (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根据上图分析,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4分)

  十九世纪,A国和中国都遭到了列强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两国都进行了改革。

  (2)两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改革?(2分)这些改革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改革后的A国,曾先后对中国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当前A国右翼势力却否认、歪曲、美化过去的侵略历史,把侵略中国说成是“进入”中国,甚至把其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都说成是“资料上尚存疑点”……

  (3)请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小论文的题目。(3分)

  (1)日本 发达国家 (2分)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2分)

  (2) 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答出其中一个即给分)(1分)日本:明治维新。(1分)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的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4分)

  (3)要求:所拟定的题目①应符合材料意思;②应反映一个明确的主题;③应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分)

  2005年玉溪历史中考题(课改实验区)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2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一说戚继光的主要事迹。(1分)请从清朝前期历史中寻找一个与戚继光事迹相类似的例子。(1分)

  (2)请判断,材料2出自哪一个文献?(1分)这一文献的发布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1分)

  (3)结合材料及以上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分)

  (1)答:明朝中期,组织“戚家军”,抗击倭寇,巩固了东南海防。(1分)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或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保卫战,抗击沙俄的入侵。(1分。举一例即可)

  (2)答:美国的《独立宣言》。(1分)

  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从此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1分)

  (3)评分说明:可能出现的几种认识:

  第一种: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至关重要。

  第二种:面对外敌入侵,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斗争。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三种:要学习前人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允许多元化答案,无唯一答案。不管选择哪一种认识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3、请认真看下列图片、资料

  上海8.28轰炸

  画面回放: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南站,炸死候车妇孺200多名。废墟前,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因为伤痛、惊恐和失去母亲而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声,穿越68年的漫漫时光......

  新闻背景:日军的残暴,令人发指。除南京大屠杀等为世人熟知的惊天暴行外,日军还曾“创下”30天内,连续血洗山西阳高、天镇、左云、灵邱、宁武、蒴县、原平7座县城,屠杀无辜百姓1.6万人的“记录”。

  奥斯维辛集中营:“生命已毫无尊严”

  画面回放:他斜靠在断墙上,保持着临死的姿势:身体前倾,头颅低垂,左手攥紧几根草一样的东西。他是被活活烧死的,在一个叫奥斯维辛的人间地狱。

  新闻背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的人皮被制成手套或灯罩,头发被做成褥垫,假牙上镶的金子被熔化后存入德国国家银行,就连身上的脂肪,也被刮下来做成肥皂。苏联红军攻克这里时,除了幸存者,还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

  问题:

  (1)法西斯暴行罄竹难书,为战胜法西斯,中、美、英、苏等大国在二战后期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请写出四次会议的名称。(4分)

  (2)看了以上图片、资料,你 一定想说什么,请写出来。(6分。要求字数在100字左右,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表述流畅)

  (1)答: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各1分,共4分)

  (2)评分说明:可能出现的几种观点:

  第一种:战争是残酷的,它带给世界人民无尽的伤痛与灾难。当今世界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我们要倡导和平,反对战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第二种:法西斯暴行令人发指,日本、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今天,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世界人民应当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第三种:法西斯暴行严重损害了人权,是对人权的粗暴践踏,我们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维护人的尊严,捍卫人权。

  (允许多元化答案,无唯一答案。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00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历史试卷(课改实验区)历史部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幅图片)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1880年的巴黎街头高架电力火车

  材料二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请回答: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一国家?

  (2)材料一的三幅图片中,反映的科技成果从左到右分别出现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1)英国 (2)C (3)答案提示:①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②在发展新科技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30、材料解析

  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

  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胡锦涛讲话

  请回答:

  (1) 材料中“那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2) 材料中胡锦涛认为中国和苏联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请你写出中国、苏联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各一重大战役。

  中国 苏联

  (3)“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A.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 B.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诺曼底登陆

  (4)时光飞逝,“那场战争”已经结束60年了,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世界至今都不能遗忘。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1)第二次世界大战 (2)中国:平型关战役或台儿庄战役或百团大战

  苏联:莫斯科保卫战或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攻克柏林战役 (3)B (4)答案提示:要和平不要战争;人类和平共处等。

  2005年四川省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

  27、苏联军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巨大得贡献。请你举出在这次战争中苏军参加得三次战役的名称。(3分)

  三、 看一看,议一议。仔细看,多思考。(9分)

  28、“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仑

  (1)拿破仑开始掌控法国政权是在哪一年?(1分)

  (2)请想一想,拿破仑颁布法典的目的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你怎样看待拿破仑的对外战争?(2分)

  29、 “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能力则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遭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平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严重的是,大批的失业农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

  (1)罗斯福的这段演说反映了美国什么时期的情况?(1分)

  (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对此你有什么评价?(4分)

  四、综合题(10分)

  30、19世纪中期,日、俄两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为排除这些障碍,两国各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其共同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005年山东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33.民主法制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国在资本主义民主法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请列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法律性文件。(2分)

  (2)美国独立后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建设的宪法性文件是什么? 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写出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

  (3)1954年,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什么?(1分)

  (1)《人权宣言》(1分)、《法典》(1分)。

  (2)《1787年宪法》(1分)、罗斯福新政(1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或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不久前,在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正式提出了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

  材料二:图一: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1)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它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中决定成立的?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反映了日本近年来在外交上谋求什么地位?(2分)

  (2)材料二中两幅图反映了当前日本社会怎样的政治动向?(1分)

  图二

  (3)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以日军侵华暴行为例驳斥图二的谬论。(2分)

  (4)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遭到亚洲许多各国人民的反对。根据材料二反映的现象,谈谈日本政府应持有怎样的态度?(1分)

  (1)雅尔塔会议(1分)政治大国(1分)

  (2)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或日本右翼势力抬头)(1分)

  (3)“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分)南京大屠杀(1分)(如列举其它史实,也可给分)

  (4)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中犯下的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1分,涉及其中一点即给1分,其它答案合理即给分)

  2005年青海省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

  二、 依托材料,思考建言(20分)

  21、材料一 农民取得土地使用权并从地主那里得到其他好处时应向地主履行应有的义务;在乡和乡法庭尚未组织起来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审判之权。

  材料二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其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农奴取得份地时要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代交,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

  以上材料反映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部分情况,请回答: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为什么列宁说“(俄国的)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4分)

  (2)请将材料二中的画线部分加以改动,使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更好体现民主、平等的资产阶级改革精神。(3分)

  (3)英法美日俄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内容,你认为这一部分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比较好?为什么?(4分)

  三、 以史为鉴,学科实践(20分)

  23、二战后,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出现了“冷战”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请回答:

  (1)以下史实中哪些是“冷战”表现,哪些是“热战”表现?(辨别归类,填写序号)(5分)

  A美国侵略越南 B杜鲁门主义 C美国侵略朝鲜 D马歇尔计划E北约与华约对抗

  “冷战”表现( ) “热战”表现( )

  (2)“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在新世纪,人类面临哪些突出问题?(3分)

  2005年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

  12、阅读下列材料。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它庄严宣告:人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妨碍了这种目的时,人民有权利去改变它或消除它。

  请回答:

  (1)<<独立宣言>>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的发表有何意义?此后哪一个国家也发表了类似基本思想的什么文献?(3分)

  答:思想:提倡平等自由。(1分)意义: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或者宣告美国独立。1分)文献:法国<<人权宣言>>(1分)

  (2)你认为美国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否遵循了<<独立宣言>>的基本思想?试举一例说明(2分)

  答:美国的霸权行径有违“平等自由“的思想。如对伊拉克的战争。(或者科索沃战争等,类似例子均可。2分)

  三、问答题(10分)

  13、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定的《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定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

  答:危害: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原因:这一条款让外国资本能够合法地在中国设厂榨取利润,从而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举出两个例子即可。2分)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3分)

  答:局部进攻:九一八事变。(1分)全面进攻: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分)重要因素: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1分)

  (3)用史实说明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斯战争有什么关系。面对今天人类社会要解决的环保、禁毒、反恐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予我们什么启示?(3分)

  答: 关系: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史实 :A1942年,中英美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B中国抗战歼灭日伪军200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付出了巨大 代价。(举一例即可。1分)启示: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互相支持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等。(意思相近即可。1分)

  2005年辽宁省十一市中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课改实验区)

  三、连线题:(6分)

  18、19世纪中期,通过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日益巩固与扩大。请把下列国家与事件联系起来。

  日本 农奴制改革

  俄国 南北战争

  美国 明治维新

  19、文学艺术作品是时代的缩影,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一面镜子。请把下列人物与代表作联系起来。

  莎士比亚 《格尔尼卡》

  贝多芬 《王子复仇记》

  毕加索 《英雄交响曲》

  四、材料解析题(3分)

  20、"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请回答:

  ① 上述材料出自哪国的什么文件?该文件的名称是什么?(2分)

  ②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文件对谁的权力加以限制?(1分)

  五、学习与实践:(6分)

  21、2005年是世界犯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世界很多国家都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班级准备出一期“为和平牢记历史”的主题板报,由你负责两个板快,牢记历史和感悟历史。

  请你根据以下要求设计这两板快的内容。

  (1) 记住,是最好的纪念。在“牢记历史”板快中写出1942--1945年在华盛顿、斯大林格勒、诺曼底、柏林(任选其中两个地点)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意义。(4分)

  (2)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启示。请把你最深的感受写在“感受历史”板快。(2分)

  2005年江苏徐州中考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课改实验区)

  37.(5分)阅读下列材料(欧洲某国一部法案内容的摘录)

  ●未经国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文件?由哪个机构颁布于何时?

  (2)该法案的颁布有何意义?

  ①《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3分) (2)它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或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2分)

  38.(5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变化。据此下列问题:

  (1)两极格局形成和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50-80年代两极格局突出表现为美苏争霸。观察下面题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说一说50、60年代美苏争霸的基本状况怎样?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向什么趋势发展?

  (1)形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分)(2)在美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优势。(1分)(3)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2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