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D; 3.A; 4.D; 5.D; 6.B; 7.D; 8.C; 9.B; 10. D;
11. A; 12. D: 13. C; 14. B; 15. D; 16. D; 17. C; 18. C; 19. D; 20. D;
二、辨析题
1.正确。理由如下:(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一部分、本质,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
2.错误。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的认识。(1)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三、简答题
1.(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真实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要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能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2.(1)规律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2)规律具有以下特点:①规律具有客观性。任何规律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和消灭规律。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在其适用的领域和范围内,是普遍起怍用的。③规律具有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在同一类事物和同一领域中,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反复发生作用。④规律具有稳定性。表现规律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规律本身是相对稳定的,它是事物稳定的联系和稳定的发展趋势。
3.(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2)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关键;③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不是要以它代替其他规律范畴,而是要全面而有重点、完整而又准确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把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4.(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2)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和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因一定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和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①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二者的联系是:同一性是包含着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5.(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②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6.(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与偈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①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②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4)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重大意义。
四、论述题
1.(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②矛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 (3)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
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
2.(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 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有利条件。
(3)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