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答:第一人称叙述中的“我”,在不同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有的文章,“我”就是作者自己,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有的文章“我”不是作者,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这个“我”有的是作品的主人公,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有的是故事发展见证人,如鲁迅的《孔乙己》;有时是贯串全篇结构的线索人物,如鲁迅的《祝福》。
2、如何看待人称的统一和转换?
答:一般说来,一篇文章最好采用一种叙述的人称,否则会因不断变换观察点、立足点而使叙述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有些文章,为了避免第一人称的局限,有时将叙述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起来使用,不过这种交替不能过于频繁,在人称转换处,必须交待清楚。
3、叙述的方法及功能。
4、从先后顺序分,叙述有哪几类:顺序、倒叙、插叙
5、插叙与倒叙的区别:
倒叙是把结局或高潮提前到文章开始处,之后按正常顺序叙述;插叙是在正常叙述的过程中间因某种需要插入片断内容,插入部分结束后恢复原来的叙述。
6、叙述的一般要求
1)交代明白2)线索清楚3)详略得当4)富于变化
7、描写:即描绘、摹写,是对表达对象的特征、状态作具体、形象、生动的描摹、刻画。
8、描写和叙述的区别:二者既区别又联系。叙述着重对人物、事件较概括的交代、介绍使之清楚明白。描写是对人物、环境作具体描绘、刻画使之形象生动。叙述是线性、平面的,描写是多彩、立体的。
9、描写的对象(内容和作品)
人物描写:
1)肖像2)行动3)语言4)心理
景物描写:
作用:1)增加真实感2)渲染气氛,造成特定情境3)深化主题
10、描写的方法:(类型、代表作)
11、描写的一般要求:具体形象特征鲜明形神兼备
12、抒情的方法:
(1)直接抒情三毛的《永恒的母亲》;(2)寓情于事席慕容的《失母》;(3)寓情于理,借议论抒情冯骥才的《告别梦境》;(4)寓情于景刘喜婷的《大明山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