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频道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历史》第四册提纲及练习题(2)

2010-07-17 
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于1931年9月18日夜,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中国历史》第四册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 (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土地革命 D、建立苏维埃

  以下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

  (1)南昌起义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A、(1)(2)(4) B、(1)(2)(4)

  C、(2)(1)(4) D、(1)(2)(4)

  2、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因为: ( )

  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 )

  A.甘肃会宁 B.陕西会宁 C.陕北吴起镇 D.陕北延安

  2、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

  A、八一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

  C、遵义会议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3、 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的历史人物是: ( )

  A、张学良、杨虎城 B、张自忠、周恩来

  C、杨靖宇、李宗仁 D、蒋介石、张学良

  4、 标志国共两党第二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

  A、黄埔军校的创办 B、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5、 以下不属于西安事变意义的是: ( )

  A、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起了重大作用 B、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了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0、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开始于: ( )

  A、1931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

  6、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 )

  A、国民党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日

  B、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西北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8、 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七大

  9、 在中央“七大”,毛泽东所作的重要报告是: ( )

  A、《论持久战》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14、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屠杀中国军民达 : ( )

  A.10万人以上 B.20万人以上 C.30万人以上 D.40万人以上

  10、 1938年春,指挥台儿庄战役的是: (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冯玉祥 D.宋哲元

  11、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 )

  A.晋察冀 B.晋冀豫 C.冀鲁豫 D.陕甘宁

  12、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 ( )

  A.1945年 5月 8日 B.1945年 8月14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3目

  13、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它发生在下列哪次会战中:(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4、 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 ( )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八七会议

  15、 1940年指挥百团大战的领导人是: ( )

  ①朱德 ②叶挺 ③林彪 ④彭德怀 ⑤邓小平

  A、①⑤ B、②③ C、①④ D、④⑤

  16、 下列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的持久战

  B、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C、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D、统一战线中呈现出既联合又斗争的局面

  17、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由少到多排列,分别是: ( )

  A、辽沈、淮海、平津 B、平津、淮海、辽沈

  C、淮海、平津、辽沈 D、辽沈、平津、淮海

  22、标志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22年的统治覆亡的事件是: ( )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南京解放

  C、北平、天津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4、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 ( )

  A、三大战役后 B、渡江战役后

  C、南京解放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

  2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纲领是: ( )

  A、民主革命纲领 B、和平建国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

  A、朱德 B、刘少奇 C、毛泽东 D、宋庆龄

  2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内容: ( )

  A、确定了国旗 B、确定北京为新中国首都

  C、确定了国徽 D、确定了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

  28、今年(200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纪念: ( )

  A、52 B、53 C、54 D、55

  29、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

  30、下列事件属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的是( )

  ①抗美援朝 ②政协会议召开 ③镇压反革命运动 ④土地改革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31、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

  A、新四军 B、八路军 C、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32、下列哪一个不是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 )

  A、黄继光 B、罗盛教 C、邱少云 D、雷锋

  33、中国农村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是在: ( )

  A、新中国成立后 B、辛亥革命后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全国范围土地改革的完成

  34、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是在: ( )

  A、1953年初 B、1953年底 C、1952年初 D、1952年底

  35、提出今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

  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6、下列那两次会议都提到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 )

  A、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七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7、中共八大召开之时,我国正处于: ( )

  A、三大改造还未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

  B、三大改造刚刚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起来

  D、三大改造全部完成,共产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

  38、“文革”十年动乱是指: ( )

  A、1966—1976年 B、1967—1977年 C、1965—1975年 D、1968—1978年

  39、“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 ( )

  A、《十六条》通过 B、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

  C、上海爆发“一月风暴” D、《五·一六通知》通知

  40、小燕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有这样的经历:被拉到街上批斗,被抄家,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全家被下放到边远农村。据此你推断他的爷爷在那时所经历的是: ( )

  A. 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土地改革运动

  41、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开除出党,后来含冤

  病逝是: ( )

  A. 周恩来 B. 刘伯承 C. 邓小平 D. 刘少奇

  4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 )

  A、1976年10月 B、1978年12月 C、1980年1月 D、1988年4月

  43、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

  的会议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七届二中全会

  4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实行 的

  政策: ( )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B、对内开放,对外改革 C、搞活经济,发展生产

  45、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这三次巨变指: (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46、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 ( )

  A、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十二大

  46、“一国两制”的含义是: ( )

  A、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B、一个政府,两个国家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一种制度,两个国家

  47、最早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 )

  A、邓小平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毛泽东

  48、吴多明同学是这样理解“一国两制”的,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B.实施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两制是指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D.是为了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的.

  49、1954年6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哪几国的总理? ( )

  ①中国 ②印度 ③缅甸 ④巴基斯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0、下列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中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⑤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A、②⑤①④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②⑤①④ D、②⑤①③④

  51、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

  A、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B、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C、积极培养民族干部 D、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52、到2002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 ( )

  A、55个 B、56个 C、124个 D、165个

  53、1972年访华的美国总统是: ( )

  A、罗斯福 B、艾森豪威尔 C、尼克松 D、克林顿

  54、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开始于: ( )

  A、1949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8年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 (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一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 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 材料一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

  (2) 材料二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有何意义?

  (3)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认识

  三、简答题

  1、 工农红军的长征开始于何时?长征中召开了遵义会议,其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2、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请回答关于抗日战争的两个问题:

  (1)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2) 抗日战争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