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出题频率最高题型——结构主旨题(2)
结构主旨题则是最符合考生阅读规律,比较易掌握的一个拿分题型,也是出题频率最高的一类题型。
真题六:2009年国考卷第50题:
50.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在拍卖会上露面时,考虑到手稿并不完整,只是其中一个章节,拍卖行保守给出60万至90万美元的估计,最终成交价却高达150万美元。《尤利西斯》是爱尔兰的文学国宝,第一次公开出版却在巴黎,手稿也一直留在国外,几十年来爱尔兰人都以此为憾事。得到手稿拍卖的消息,爱尔兰国家图书馆便决定不惜代价把手稿买回到柏林,最终的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拍出高价
B. 爱尔兰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
C.文学手稿的价值有时难以估量
D.《尤利西斯》手稿深受爱尔兰人喜爱
【解析】B 文段结构十分明晰,属于总分结构类型。首句为中心句,确立观点,即“黄金魔力依然不减”,下面围绕观点从多方面分析了原因。
(三)“总→分→总”结构
真题七:2006年国考卷(一)第13题:
13.这是最好的城际竞技场。每一次申办承办,都是一次巧妙的城市公关。对于新生显贵而言,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登堂入室的绝好台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在每一张选票上,并不是单纯的打勾划叉,他们亦在谱绘世界风云榜上城际间的升跌走势图。这段话意在表明( )。
A.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投票决定承办奥运会的城市
B.公关工作是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成功的关键所在
C.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世界城市之间互相较量实力的体现
D.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新兴城市进入国际舞台的绝好契机
【解析】C 首句提出“城际竞技场”的概念,接下来解释奥运对于城市的巨大推动作用,最后再重申上文的观点,即“城际间的升跌走势”就通过申奥和承奥这种方式来体现,即C的表述。A表述过于绝对化,并非该语段想表达的目的;B强调公关工作的作用,在语段中并没用展开叙述,因此也不正确;D中“新兴城市”缩小了范围,语段最后说的是“城际间”,即所有的城市。
真题八:2009年国考第57题:
57. 今天,人们往往以为老虎一直都生活在山上,并不知道它们从平原退出的历史。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华南虎彻底退出平原地区。之后出现的“调虎离山”、“放虎归山”“坐山观虎斗”等成语,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误认为老虎是山地物种,并不知道老虎是因为人类活动的侵犯而“被逼上山”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描述老虎随人类活动退向山区的历史
B. 澄清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认识误区
C. 说明了老虎“被逼上山”的时代背景
D. 分析人类活动对老虎生存环境的影响
【解析】B 材料结构十分清晰,首句确立核心观点,即:人们对老虎的生活区域存在认识误区。第二句陈述事实:华南虎原在平原生活后来才退到山上。最后一句总结,照应首句观点:人们没有认识到,老虎是因为人类活动的侵犯而将生活区域转移到山地的,并非原有山地物种。
(四)“多层并列”结构
真题九:2009年国考第60题:
60. 西方学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从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而论,它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日益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过度的前提下而出现的一种理论现实的回应。这种回应的出现,一方面是客观现实对理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哲学,美学及文学艺术理论发展的必然规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 )。
A. 出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B. 已获得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可
C. 主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D. 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解析】A 材料结构清晰,两句话为并列关系,所以要概括整段材料的内容,两句话的内容必须都涵盖到。第一句讲“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客观基础,也就是时代背景。第二句讲这一理论的理论基础,即“西方哲学、美学及文学艺术理论”。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