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名师建议:2010年考研政治要有好的复习方法(2)

2009-06-11 
这里对2010年考研政治的复习方法提了几点建议,供考生参考。

  2。注意整合相关知识。

  将多学科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出题,是近年来政治命题一个显著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始终做到两个清晰:一个是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必须有清晰的把握;另一个则是在宏观上对每一门甚至多门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内在联系应有清晰的把握。

  从2007年开始,政治新大纲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又有所加强,一是继续保留选做题之Ⅱ,旨在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一门或多门相关知识来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形势与政策”部分增加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适当结合”的考查要求;三是基本上每年都会适当地考一些跨章节的试题。对此,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务必把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融通起来把握;第二,对同一问题,应尝试着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否则,难以应对这类跨章节跨学科整合型的考题。

  3。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近年来的考研政治试题,我们会看到,政治试题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核,即要求考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考研政治考试的重点。不仅在分析题中,而且在其他题型中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因此,考生复习或学习某一原理时,除弄清它的基本内容外,一定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一原理可以同哪些实际问题相联系,它能说明和解决的主要实际问题是什么,或对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何指导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非常广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历史实际,如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资料、历史人物等。二是现实实际,主要指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等。三是思想实际,主要指当前存在的思潮、思想倾向和应注意的思想问题。上述三个方面的“实际”,都可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党和政府反复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或是最近一两年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极易成为当年或下一年命题的主要选择。

  对此我们在复习时应该加以注意。如2007年第37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8题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Ⅰ)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Ⅱ);2006年19题歌手丛飞的个人行为的价值评判,34题对石兽不同位置判断所折射的不同思维方式的考查,35题“倒奶事件”反映的经济规律及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比较,37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38题;2005年的第34题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题,第35题关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分析题,第37题选做题之Ⅱ关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的分析,都属此类问题。这就提示考生在平时学习或复习中,一定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加以思考和分析。这样,考场上无论遇到什么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都会从容应对。

  4。潜心研究历年真题。

  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勤学,而且应多练。其中练习历年试题至关重要。对任何考试都要重视历年试题,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历年试题对考生复习具有导向作用。政治命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命题的方式是什么?各类型试题应如何应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大多数考生都面临而又把握不准的共同问题。结合历年试题、答案要点及其分析来进行复习,既能熟悉命题特点和答题规范,又能了解评卷方式及自己存在的差距,是考生取得政治高分的最佳途径。二是相同的知识点重复考核是命题的一大规律。

  从近年政治考试的情况看,尽管每年的大纲对知识点会有所修改,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而言,往年考过的客观题容易被再次考查。比如,对按劳分配这一知识点,从2003年到2006年都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连续考查了四年,这种现象在诸如考研之类的全国大考试题中真是少见。三是可以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应试能力。多年来的试题虽然会在内容、题型等方面有所变动和调整,但总会含有某些稳定的、普遍的、反复出现的共性的东西。因此,考生必须重视历年试题,以此指导自己的复习和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

  附录:复习时间安排

  考研政治理论课内容多,知识零散,需要关注的问题太多,难度又大,大部分考生的底子又薄,所以,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复习进度的前提下,做好政治理论课的复习备考工作就极其重要,其中,对有限的复习时间做出长远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规划就极为关键。制订复习规划模式应包括时间规划、课程复习内容规划和复习方法设计等。就政治理论课而言,在复习规划上分为三个阶段比较科学合理。具体是:

  复习时间安排表

阶段安排 时  间 复习内容 复习方法 注意问题
基础
复习
阶段
5—9月 5月下旬考试大纲公布后重放在对原理的掌握,尤其注重理解和识记 采取大纲、课本、辅导材料进行对照复习 注意全面性,要紧扣大纲,依托精选资料,扎实、深入地理解、记忆。在此基础上强化对重点、难点的把握。
强化
提高
阶段
9—11月 侧重于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系统把握   对于基本的立场和方法,要加深理解,注重实际运用;对于基本的原理、观点和论断,要弄清楚更为具体的内涵、外延和相关问题,明确其依据、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脉络、学科体系以及整个政治理论相互关联的大框架。 一是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记忆,二是加大练习量,通过做习题加强、巩固记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最后
冲刺
阶段
12月—翌年1月 主要是热身备战,进行实战模拟,检查复习效果 查漏补缺,梳理和串联知识点,加强理解记忆重点、难点和空白考点,加大习题训练力度,熟记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 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强化弱项

  ——节选自《考研政治早知道核心知识精粹及典型真题》

  本文由3COME文档频道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