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部分主观题的命题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重点:认识论(第四章):重点关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等重大原理。
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30周年
围绕这个背景材料,希望考生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观点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这一原理的意义
2.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分析真理转化成价值的重要性
第二重点:辩证法(第三章)。建议考生联系实际,掌握本章的重要原理(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对立统一规律等)。
例1:“5•12汶川地震”:
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分析地震预报工作
例2: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原理与中外贸易磨擦
例3:运用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例4: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我们国家对国外文化的正确态度
第三重点:唯物史观(第五、六、七章,尤其是第六章)。近年来唯物史观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情况非常少,仅在2001年考查了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5分)、2002年考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10分),这与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预计此后几年这部分的考查力度将逐步加大。
例1. 人的价值、以人为本与 “5•12汶川地震”:
第四重点 与科学发展观相关的哲学原理
(1)唯物辩证法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矛盾的观点
(2)认识论
①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深化。
② 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3)历史唯物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③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原理
<政治经济学原理>09年命题重点
2005年以前的试卷中,政治经济学部分只出现过4道分析题,相对其他科目而言题目较少。2006年试卷结构调整以后,基本上确定了每门课程一道分析题的格局。结合课程特点,政治经济学部分2009年主观题的命题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点: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第四章)。重点关注资本周转速度、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等。
例1:关于资本周转速度:论述资本周转制约因素的原理,并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重大意义。
例2: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理论:结合这一理论,简述我国应如何解决部分行业库存积压、生产过剩的问题。
第二重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五、六章)。重点关注收入分配制度、规范市场秩序问题等知识点。
例1:关于收入分配问题:分析我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意义。
例2:关于规范市场秩序问题:结合近年我国发生的有毒奶粉事件
第三重点: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重点关注货币流通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通货膨胀问题。
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理:
1.通货膨胀
(1)定义。
(2)原因。
(3)影响。
(4)对策
2.通货紧缩
(1)定义。
(2)原因。
(3)影响。
(4)对策
2.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认识
(1)根源。
(2)认识
毛泽东思想概论09年命题重点
依据毛泽东思想概论内容体系和近年命题规律,本部分在2009年试题中的命题重点将集中在:
重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纲领。革命的性质问题、革命的领导权问题、革命的前途问题以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和经济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7.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重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主要是武装斗争的必然性;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比较等问题。
1.武装斗争的必然性
2.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3.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4.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比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