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员考试辅导:国际市场的结构和特点(1)
报关员国际贸易知识之国际市场的结构和特点。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并进行资源配置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市场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2.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内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消除歧视,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有机体。
二、思考题
1. 国际市场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给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使世界市场进入萌芽阶段。从18世纪60年爆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这种生产方式使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世界市场进入迅速发展的时代。在此之后至20世纪初,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输出,殖民统治,金融寡头的巨大的经济实力与产业革命形成合力,从根本上推动了统一的国际市场的最终形成。
2.用图说明国际市场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
有形国际商品市场
国际商品市场→无形国际商品市场
通过国际分工 国际金融市场
联合起来的各 →→→国际劳务市场
国间市场 国际信息市场
其他市场
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分工?进口商
联合起来的各→→→ 批发商
国内市场 零售商
3.企业进入世界市场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 企业进入世界市场,大约要经过三个阶段:
1.产品出口阶段 一般先间接出口,即通过代理人出口,其好处是投资少,风险小。缺点是需拿出佣金,容易被中间商控制和垄断。待间接出口到一定阶段,取得经验,就转为直接出口。其优点是直接面向市场,能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信息,获得较多利润。缺点是投资较多,风险较大。
2.到国外生产阶段 企业到国外生产时, 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法:⑴合资企业;⑵国际分包即外国控制的承包商将其承包工程的一部分分包给承包商;⑶按照许可制造即外国持有人(许可人)给予买方(被许可人)该产品的制造和在当地市场及制定的出口市场的专有权。
3.跨国经营阶段 在此阶段,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国外生产、销售活动;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直接控制能力,以全球为出发点考虑全企业的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