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预防及心理学试题A答案及解析(2)
预防及心理学试题。
1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度,宜选择
A.全距(R)
B.中位数(M)
C.标准差(S)
D.变异系数(CV)
E.四分位数间距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标准差、全距、变异系数都是描述计量资料离散趋势或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其中:标准差应用于正态分布资料,全距主要应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变异系数主要是应用于所比较各组资料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
12.★★★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是
A.新陈代谢
B.信息传递
C.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
E.食物链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连续流动的系统: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无生命物质(阳光、水、大气等)和分解者(微生物)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1.进行物质循环主要有水、碳、氧三大循环。2.进行能量的流动 全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经食物链逐级转移能量;同时,动植物死亡后,使有机物中的能量放散到环境中去。这就是能量在环境中的流动。3.进行信息传递。
13.★★★人最低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最低层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4.★★★在驾驶员、接线员、银行出纳员等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增加,此病属于
A.工伤
B.职业病
C.职业特征
D.工作有关疾病
E.非职业性疾病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工作有关疾病: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是一组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统称工作有关疾病。其特点是:①与职业有害因素有关,但不存直接因果关系。②职业有害因素存在的作用在于促使潜伏疾病暴露或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③调离该职业,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展。
15.★★★一位外科手术前的病人,坐卧不安,眉头紧锁,小动作多,这一现象是
A.应激的行为反应
B.应激的情绪反应
C.应激的生理反
D.应激的防御反应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心理应激是指人对外界有害物、外界的威胁、挑战等经过认知评价后,认为它将危害人的生存和所处地位时产生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人体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但是,过强的、持久的心理应激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降低工作效率并导致心身疾病、精神病和神经症。
16.★★★下列含锌最丰富的食物是
A.海贝类
B.海带
C.木耳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D.绿色蔬菜
E.牛乳及乳制品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锌是一种多功能必需微量元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组织再生;促进性器官和性功能的正常发育;促进维生素A代谢,保护皮肤健康并参与免疫过程等。缺锌时蛋白质利用率降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迟滞,性发育迟缓,味觉异常,有时还会出现“异食癖”,甚至侏儒症。动物性食物含锌多,且吸收率高,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牡蛎、鱼贝类等海产品。
17.★★★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小白鼠,第一种剂量照射25只,在照射后14天内死亡4只;第二种剂量照射18只,同时期内死亡5只。问这两种剂量对小白鼠致死作用是否相同?可选用的适当方法是
A.χ2 检验
B.校正χ2 检验
C.u检验
D.直接计算概率法
E.两种剂量死亡率分别为56%和27.8%,可认为作用不同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χ2检验常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多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或构成的比较。
18.★★★下列资料何为计数资料
A.体重(Kg)
B.血型(A、B、O、AB)
C.身高(cm)
D.每日吸烟量(0、1~5支、6~10支、10支以上)
E.白细胞数(个/L)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计量资料:用定量方法对某一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进行测量而得到的数值组成的资料。一般有度量衡单位。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性质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观察单位个数所得的资料。
19.★★★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是
A.有明确的职业史
B.生产环境调查
C.特有的临床表现
D.特异性生化检验
E.同工种工人患病情况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劳动者的特定疾病称为职业病,目前我国职业病群含9类99项102种。职业病的共同特点是:①病因明确。②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③多为群发性。④大多数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早期发现,预后良好。职业病的诊断:职业接触史是确定职业病的先决条件。临床检查资料。现场调查了解生产环境中职业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