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能力指导 >

从08年国家公务员考题看言语之语句排序题答题策略(1)

2008-11-29 
综合运用以上几种策略,并且熟练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解题能力,定能帮助我们大大提高做语句排序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在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能力测试试卷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出现了新的题型——语句排序题,这是一种新题型,以前从未出现过,值得我们注意,这也为我们2009年的考试复习提供了线索。

  可以预计,2009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很可能会再次出现类似的题目。这种题目,大家普遍觉得比较难,是因为这个题目刚出来,大家还没有把握准它的出题意图,没有研究过答题的策略,以致于看到题目以后,毫无头绪,花了时间却没有作对题目。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08年的国考真题。
  例1: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③⑥⑤②④①B.⑤①⑥③②④
  C.①⑥③⑤②④D.②④⑥③⑤①
  这种类型的题目,乍看起来,好像和判断推理部分的事件排序差不多。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题目主要考察对文段的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不是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其实,出题人是在近几年考试题目的类型中,创新了一道考察微观联句成篇的写作能力的题。由于这种纯微观角度的考察,就像做细节推断题一样,比较花费时间。因此,在短时间内理清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就变得非常困难,也就增加了做题的难度。但是,语言都是相通的,实际上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获得一些帮助。
  一、关联词
  关联词在我们做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的时候考试#大&收集,有很大的帮助,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重点句,主旨句。同样,关联词所代表的语义关系在语段中是逻辑关联的,在句子拆分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关联词来找到它的上下句。所以,做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常用关联词必须像我们记忆乘法表那样,熟记熟背,张口就来。在本题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甚至”,“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那么它前面就应该是语义弱化一些的,指揣度难易方面的句子。因此,②就正好就应该在④之前。
  二、行文脉络
  强调行文脉络,就是在强调行文的逻辑关系。比如,例证应该在观点之后,解释说明应该在观点之后。总述的部分应该是在分述之前的观点中或者分述之后的总结中。本题句⑥出现了“比方说”这样的字眼,很明显是在举例子。前边必定要有观点。⑥举例说明的是自己尽力回忆从前写作的心境,但是非常困难,不能完全准确再现。我们发现,这正好是对④的观点例证。③则是推己及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提出作者的回顾和创作谈是值得怀疑的。接下来,用⑤这样的众所周知的哲理来佐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①。回过头再看一下,这一结论是对“心理活动”和“创作活动”二者的结论,而句②④说的是心理活动、③⑥说的是创作活动,而从句①中,先出现“心理活动”,后说“创作活动”,可知作者先谈心理活动②④,后谈创作活动⑥③。因此正确答案毫无疑问,应该选D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