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2009考研政治分析题考前必备重点20题四(3)

2008-11-27 
    相关材料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2006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题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3)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4)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的科学体系

  (1)贯彻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前提

  (2)社会思想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追求

  (3)多元价值整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特征

  (4)尊重包容存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路径

  5.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材料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9月13日我国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六大重点:

  ——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抓好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十一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增加。

  ——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创新成果。

  ——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抓好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文化工作者队伍,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命题视角点拨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有机统一。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相对地忽视了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出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这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国家已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很多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方略,文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考生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应注意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来分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可以从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哲学内涵、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考试频道(www.reader8.net/exam)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