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物流企业试水物流金融(2)
中小企业主普遍因为从银行贷款更加困难而皱起眉头时,找到了一个缓解资金压力的好办法——寻求一家物流企业的帮助。国外很多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已经开设有面向系统内客户提供货款结算服务的银行。国内的物流企业要摆脱现在这种无序竞争的现状,也应该要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
国内初级物流金融
UPS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陈学淳早前就曾表示,未来物流业的决胜点在于金融服务。他认为,未来的物流企业谁能掌握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国际四大物流巨头在海外也均已涉足物流金融领域。虽然这种以“物流公司+银行”的物流金融模式在中国还不多见,但已经开始有国内的物流企业慢慢尝试向物流金融服务靠拢。
比如国内的申通、宅急送等规模比较大的物流企业就已经开始从事代收货款这一物流金融初级阶段的服务。
与国外公司先交钱再运货不同的是,国内的物流快递业普遍是先送货后付款,这样快递公司越大,代垫款越多,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往往一个月就要代垫款上千万元。而开展代收货款服务后,物流企业就可以先向购买方收取现款(购买方不用通过银行缴纳手续费转款),而由于时空、各种技术条件等限制,又不能及时向供应方付款,这样在物流企业的账户中,就由于不断收款付款从而积淀下一笔非同小可的资金,给物流企业带来了现金流来源网。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代收货款的物流金融初级服务一般都发生在小购买方或者小供应商身上,从法规上看,物流公司少量操作此项业务还可以,如果大规模推出此项服务,就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另外如果大规模推行代收货款业务,不仅仅是法律法规的问题,管理起来也很难,风险太高。
三种模式
不过,国内物流企业对物流金融业务的拓展并没有停止。记者从银行联合信息网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公司业务创新与营销专题研究报告2008年第17期——物流银行》和《中国物流行业2008年第二季度研究报告》获悉,由于近年来我国的物流公司越来越多,行业竞争激烈,对卡车运输、货代和一般物流服务而言,激烈的竞争使利润率下降到平均只有2%左右,已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而对于供应链末端的金融服务来说,由于各家企业涉足少,目前还有广大空间,因此与银行合作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对于物流企业尤其是大型物流企业来说,已经成为其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
银行联合信息网的报告总结,物流金融业务主要有“中介模式、担保模式和自营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下,物流企业可以作为银行和企业的中间过程,也可以自己掌握主动权,进而为自己牟取更大的利益。在中介模式下,物流企业所获得的收益很少,只是单纯地起到一个中间方的作用,而在担保模式和自营模式下,物流企业则是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在担保模式下,银行为物流企业进行统一授信,也就是将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企业,再由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在这样的模式下,物流企业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的信用担保安全也可得到保障。
据记者了解,国内物流企业中储公司在1999年就开始了仓单质押业务,已经与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深发展等数十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正是担保模式,也是国内企业第一次担保模式的尝试。
而在自营模式下,物流企业就有了更大的牟取利润的空间,这种模式要求物流企业可以集信用贷款的提供者和物流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于一身,物流金融提供商应具有自己全资、控股或参股的金融机构。UPS资本公司所从事的物流金融服务就是自营模式。
对于三种模式,银行联合信息网的总经理符文忠指出,国外很多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已经开设有面向系统内客户提供货款结算服务的银行。国内的物流企业要摆脱现在这种无序竞争的现状,也应该要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