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所谓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首先表现在机会的均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其次表现在规则的平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遵循同样的规则。
②所谓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的是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在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所达到的状态。
③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过分地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2) 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认识历程。
①建国后一个较长时间内,片面强调“公平”,并将之理解为平均。
②改革开放后,开始把注重效率、发展经济作为重要方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
(3) 现阶段,要加大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力度。
①要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坚持改革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③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考试频道(www.reader8.net)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