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试五大难度挑战及突破要略(2)
四六级考试不在是难题。
2. 突破要略
快速阅读意味着把握重点阅读,要放弃若干语言上的细枝末节。超纲词并不可怕,都会用中文加以注释,就怕考生的基本词汇量不够。无论是先看文章再读题目,还是先读题目再看文章,都需要流畅地阅读,依据问题快速定位。80%的人答题习惯为先读文章,但要保证一口气读完一个长句,保证连贯阅读;之后在5个问题的题干上确定考点,回原文重叠定位,此时要学会舍弃,只在原文中标出5个关键的对应句,等于确定了线索;再回到选项部分进行同义定位,找到原文对应的同义表达,要注意在意义上能够完全重合。正确答案的特点是与原句意义对等,但措辞有差异,基本是同义替换或双重否定。而错误选项往往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张冠李戴、偷梁换柱或者是完全来路不明。
四、第四大挑战:大纲词汇量及语感的挑战
1.词汇量及词伙搭配的挑战
自从四级考试在2003年悄然退出语法领域,词汇就成为四六级考试的关键。2004年初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已经把四级要求的词汇量提高到了4500,而六级保持在5500不变。大学英语教材所选的课文并不能覆盖到所有的四六级词汇,所以大批考生在词汇用法的积累上捉襟见肘,不能顺利应对四六级的词汇辨析部分。词汇考察重点为同义词、近义词和音形相近词的区别,即在某句中只有一个选项可以和题干中的关键词匹配。这种意义上靠单词的逐个记忆并不理想,因为一旦脱离了例句和用法分析,词汇的习惯搭配就会成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漏洞。如:学生知道jump和bounce都是“弹跳”,却不知道球类的弹跳用bounce; 知道adapt可以表示适应,却不知道和computer相匹配的词是compatible; 知道“预订”可以用order和reserve, 却不知道“订杂志”需要考虑subscribe to.
2. 突破要略
词汇量可以通过阅读慢慢积累或短期强化完成,要背到大纲要求的基本词汇量。大纲要求是大学英语学习的最低要求,词汇都为常用词汇,如果词汇量欠缺,即使四级考了70分通过,也仍未达到真正的四级水平。达到一定词汇量后,要全力以赴研究词汇的用法。词伙关系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语言练习掌握,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吸收领会,形成地道语言应用的语感。如果追求短期速成,则可以把历年四六级考题复习一遍,针对详解部分强化记忆,关注同义词的差别和词汇的独特用法,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毕竟六级词汇考的1000多个难词在考题中重复率极高。
除了词汇辨析外,需要复习的还有词组等等,如区分fed up with, put up with, come up with和break up with. 数百个词组中要对have, break, hold, keep, come, go, put, make, give, take, run等词构成的动词词组和与in, on, out, for, with, of, to, up, down有关的各类词组高度敏感。
五、第五大挑战:应对多变的写作类型
1. 倒扣分、书面语和多变题型的挑战
四六级写作分别要求120和150个单词,半个小时内完成,共15分。在考试时考生会因为缺乏观点和语言表达而倍受煎熬。四六级同学在语言表达质量上没有太大差异,因而阅卷过程中四六级除了字数要求,其它方面的标准都一样。实际操作中发现考生的作文普遍出现三大“营养不良现象”;第一,观点雷同,思维幼稚;第二,汉语思维的英文翻译,在拼写和语法上漏洞百出;第三,语言简陋,表达上闪光点乏善可陈。这就使大批作文陷入中低档的4-9分陷阱,而6分以下作文又难逃倒扣分的虎口,以至于得分3分的作文,实际分数为0分。历年考试中对语言表达很重视,议论文要求采用书面语的文体,而考生的创作难以体现出书面语的特征,往往是大量举事例,过去时与现在时混在一起,大学阶段学习的词汇、词组和句型都未能学以致用。此外,从2001年起作文部分开始追求多变的命题方式,已经考察过议论文、说明加议论、叙述加议论、图表作文和书信作文。写作的应用语体也成为命题专家的一个考核方式,这些变化都对考生形成了挑战。
2.突破要略
四六级作文和口语、听力的学习规律一样,即 “Practice makes perfect”,不练则不进。写作是一种思想和语言的双重创造过程。既要练习思维观点拓展,又要练习语言表达应用。平时训练时先要进行提纲创作练习。不管遇到任何题目,都要努力进行思维拓展,对与主题相关的现状、问题、原因、数据、事例、分类、意义、建议、趋势、后果和评价进行联想思考,之后形成提纲框架,在第二段中分成2-3个方面加以论述,设置概括性的段首句,再通过事例、原因和数据变化加以引申。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采用自问自答法开头,谚语名言式结尾,文章中还可以设置定语从句、插入语、状语从句和倒装平行结构加大句子难度。细节上可以考虑某些词组和句型的使用。对于图表作文,可以掌握表格图、圆形图、柱壮图和曲线图的基本特征,熟练应用表示“上升”、“下降”、“稳定”、“显著”、“微弱”和“倍数”的基本术语。书信作文和提纲作文大同小异,无非确定好对收信人语气是否正式,之后针对书信的提纲,扩充细节和内容,格式一般不成为考点。
长期的写作复习要以造句练习和英汉互译为主,通过千锤百炼打造扎实的语言应用基本功。而短期突破较难,背范文和背句型框架只能针对模式化的提纲和图表短作文,而不能灵活应对主题或形式的变化,死记硬背只能造成写作语言雷同或畸形,争取9分易,13分难。不管形式有何变化,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精彩性仍然是得分的关键,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写作提高长途多,捷径少。少数机械的句型尽管很正规,但语法上错误百出和表达上用词不当就会使问题全面暴露出来。建议考生平时除了忙于做词汇阅读选择题,还要充分重视造句和英汉互译练习,多模仿优秀的句子和段落创作,精彩的词和词组只要经过造句就可能达到熟练应用的境界。考试前两周要分析一些高分范文的结构、观点和语言闪光点,背诵一些优秀的句子,对写作部分来说等于增加了营养,提高了技术。
无论考试如何设置难度的挑战,只要考生们高度重视、充分准备,相信大家会在这些挑战中赢得高分、提高实力,并且证明勤奋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