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标:强调探究 突出实验(2)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的主要特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化学教材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学好化学的方法
4.新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精心设计了“活动与探究”部分,上下册共设置32个“活动与探究”,主要是以实验承载。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又注重探究的价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探究内容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指示剂”等,都颇具新意,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也从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5.新教材中设置的“资料”“化学。技术。社会”“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兴趣发展、知识发展的条件。新教材在实验、讨论、小结、拓展性课题等部分恰当地留有一定量空白由学生完成,使学生不但要学习教材内容,还要通过学习活动补充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起到教材与学生互动的作用,其中不少地方蕴涵着对学生学习方法、科学方法的良好影响。
三、新课程背景下学好化学的方法
1.发现问题,产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每时每刻感受着物质世界的不断变化,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而化学就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以及合成的基础自然科学,因此,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当我们打开化学课本,就会发现它非常有趣:放在化肥袋内的碳酸氢铵在袋子和扎口都保持完好的情况下怎么会少了呢?用玻璃棒蘸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后去点酒精灯,为什么能把酒精灯点燃呢?棉手帕用酒精溶液浸后燃烧,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呢?……新化学课本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魔幻般的世界,激励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去探索,使我们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探索其奥秘的欲望。
2.积极动手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建立和发展与实验密不可分,化学上的许多原理、学说,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认真、细致地去做好实验。首先,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从而学会严谨、规范、科学的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弄清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的选择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其次,还要积极动手做好分组实验、拓展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化学新课本内,无论是“走进化学世界”,还是“我们身边的物质”,都有大量的实验,需要我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去实践。如蜡烛燃烧,尽管这是生活中常用常见的,但在平时,我们是很少去仔细观察的,学习化学时,就要求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如它的颜色、状态、气味,燃烧时火焰的分层情况,反应后的生成物,等等。从而使我们在实验中学到新知识,在实验中学到实验技能,在实验中逐步形成科学精神。
3.夯实基础,善于梳理
化学新课程里的内容有的有一定的理论性,有的抽象性较强,需要我们多思考、多比较;有的实践性很强,需要我们多动手、多实验。因此学好化学,不但要在课堂里仔细听讲,掌握基础,在实验室里认真做实验;还要及时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不断巩固,才能逐步提高。
总之,只要同学们对化学有了强烈的兴趣,积极地去探索实践,及时归纳和巩固,就一定能把化学这门功课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