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名师课堂》马哲篇二(3)

2008-11-05 
     三、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考点7 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2) 意识的起源。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列宁说,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似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说明从自然界产生出意识不是偶然的,而是合乎规律的。自然界产生出意识,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一是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二是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三是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和动物心理的区别在于,它是以思维为主要形式,以语言为外壳,因而能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的反映。

  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促使猿向人转化、猿脑向人脑转化、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转化的决定性因素。具体地说,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意识起源问题的科学解决,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派生性,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原理的正确性。

  (3) 意识的本质。

  ①从物质器官上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作为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所谓第一信号系统是指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是指接受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系统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是具体形象的感性反映,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则是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则是人所特有的。

  ②从反映内容上看,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对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是客观的。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歪曲或虚幻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③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唯物辩证地理解意识本质的原理,既要批判否认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又要防止抹杀意识形式主观性的庸俗唯物主义。

  (4) 意识的作用。

  ①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即意识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机械唯物主义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无所作为,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为所欲为,两者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和有害的。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二是意识反映事物具有能动创造性;三是意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四是意识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少年头。”

  ③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④人们根据控制论的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这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人的思维的模拟,并不就是人的智能本身,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的意义不仅在于解放了人的智力,而且为研究人脑的意识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它说明了人的意识活动不管多么复杂,都是以客观的物质过程为基础的,人们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加以研究和模拟,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

  考点8 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哲学史上的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原,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最终还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统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这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第二,它也是反对二元论或多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及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有力武器。第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结论。

  考点9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①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②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只是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客观规律性。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因为它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反映论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毛泽东率先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实事求是”,确立和倡导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夺取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起点,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全过程;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各个基本内容之中,邓小平理论中的每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结果。

  (5)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前进,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6)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考试频道(www.reader8.net)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