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框架按主要构件组成再分为四种类型:板柱框架系统;梁板柱框架系统;剪力墙框架系统;框架—筒体结构
42. 楼板按结构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压型钢板与钢梁组合的楼板等多种形式;木楼板具有自重轻、表面温暖、构造简单等优点,但不耐火、隔声,具耐久性差;砖拱楼板可以节省钢材、水泥和木材,曾在缺乏金刚材、水泥的地方采用过;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好、耐久、防火,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便于机械化施工等特点;
43. 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楼板
44.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主要分为板式、梁板式、井字形密肋式、无梁式四种;
45. 板式楼板可分为单向板、双向板、悬挑板几种;单项板(长短边比值大于或等于3,四边支承)仅短边受力;双向板(长短边比值小于2,四边支承)是双向受力,按双向配置受力钢筋。长短边比值大于或等于2,小于3时,一般按双向板设计;悬挑板只有一这支承,受力负筋摆在板上方,分布钢筋摆在板下方,板厚为挑长的1/35,具根部不小于80厚;
46. 梁板式肋形楼板由主梁、次梁、板组成;它具有传力线路明确、受力合理的特点。经济跨度5-8米;次梁与主梁垂直,燕把荷载传递给主梁;梁和板搁置在墙上,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搁 置长度:板的搁置长度不小于120,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与梁高有关,梁高小于或等于500,搁置长度不小于180mm;梁高大于500mm搁置长度不小于240mm;通常次梁搁置长度240mm,主梁搁置长度为370mm;
47. 井字型肋型楼板没有主梁,都是次梁,肋间跨度较小,只有1.5-3米,当房屋跨度在10米以内时,采用这种楼板;
48. 无梁楼板跨度不小于6米,板厚通常不小于120米;
49.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类型:实心平板;槽型板;空心板;空心板经济跨度2.4-4.2米;
50. 板在墙上必须有足够的搁置长度,一般不宜小于100mm,
51. 板的侧缝有v型缝、u型缝、凹槽型缝三种形式;当缝宽在60mm以内时调整板缝贡度;当缝宽60-120mm时,可沿墙边挑两皮砖解决;当缝宽超过200mm时,则重新选择板的规格;
52. 地面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三部分组成;
53. 阳台主要由阳台板与栏杆扶手组成;阳台板是承重结构,栏杆扶手是围护结构,阳台按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半凹阳台、转角阳台:阳台的承重结构支承方式有墙承式、悬挑式等;一般悬挑长度为1.0-1.5米,以1.2米左右最常见;阳台挑板式一般不宜过1.2米;阳台栏杆的形式可分为空花栏杆、实心栏杆;混合栏杆;
54. 雨蓬的悬挑长度一般为0.9-1.5米,按结构形式不同,雨蓬有板式和梁板式两种;板式雨蓬根部厚度不小于70mm,板端部厚度不小于50mm;
55. 建筑空间的竖向交通联系,主要依靠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台阶、坡道以及爬梯等设施进行;其中楼梯作为竖向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主要交通设施,使用最为广泛;
56. 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与扶手三部分组成;楼梯的踏步步数一般不宜超过18级,且一般不宜少于3级;
57. 楼梯按所在的位置可分为室外楼梯与室内楼梯;按使用性质,楼梯可分为主要楼梯、辅助楼梯、疏散楼梯、消防楼梯等几种;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木楼梯、钢楼梯、钢筋砼楼梯;按形式可分为直跑式、双跑式、双分式、双合式、三跑式、四跑式、曲尺式;螺旋式、圆弧形、桥式、交叉式等数种;
58. 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法不同,主要有现浇整体式和预制装配式两类;
59. 预制装配式金钢筋混凝土楼梯大致可分为:小型构件装配式、中型构件装配式、大型构件装配式
60. 小型构件装配式可分为:悬挑式楼梯、墙承式楼梯、梁承式楼梯;
61. 楼梯的栏杆、栏板是楼梯的安全防护设施,它既有安全防护作用,又有装饰作用,栏杆与梯段的连接方式有:预埋铁件焊接、预留孔洞插接、螺栓连接;
62. 室外台阶一般包括踏步和平台两部分,通常踏步高度为100-150mm,宽度为300-400mm,台阶一般由面层、垫层及基层组成;
63. 一般门的构造主要由门樘和门扇两部分组成,门樘又称门框,由上槛、中槛和边框等组成,多扇门还有中竖框;门扇由上冒头、中冒头、下冒头和边梃等组成;窗主要由窗樘与窗扇组成;窗由上冒头、中冒头、下冒头和边梃等组成。窗框的安装方式有立口和塞口两种;窗框的位置有窗框内平、窗框居中、窗框外平三种情况;
64. 平开木门的构造:门框、门扇组成;门扇有:镶板门、拼板门、夹板门、百叶门组成;
65. 屋顶的作用有两点:围护作用;承重作用;屋顶主要由屋面面层、承重结构层、保温层、顶棚等几个部分组成;
66. 屋顶有平屋顶、坡屋顶和曲面屋顶;平屋顶指屋面坡度在10%以下的屋顶;坡屋顶是指屋面坡度在10%以上的屋顶;
67. 平屋顶设置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形成这种坡度的方式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平屋顶排水分为有组织排水先组织排水两种方式;屋面落水管布置,屋面落水管的布置与屋面集水面积大小、每小时最大降雨量、排水管径等因素有关:f=438d2/h,式中f——单根落水管允许集水面积;d——落水管管径;h——每小时最大降雨量;
68. 平屋顶防水方式根据所用材料及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
69. 坡屋顶屋面分平瓦屋面、波形瓦屋面、小青瓦屋面;
70. 砖挑檐一般不超过墙体厚度的1/2,且不大于240mm。每层砖挑长为60mm,
71. 常见的墙体饰面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和铺钉类等;
72. 一般抹灰按质量要求分为普通抹灰、中级抹灰和高级抹灰***;
73. 涂料按其成膜物质不同可分无机涂料和有机涂料两大类;无机涂料包括石灰浆、大白浆、水泥浆及各种无机高分子涂料等;
74. 地面按材料开式和施工方式可分为四大类,即整体浇筑地面、板块地面、卷材地面和涂料地面;
75. 整体浇筑地面按地面材料不同分为水泥砂浆地面、水磨石地面、菱苦土地面;
76. 板块地面按地面材料不同分为陶瓷板块地面、石板地面、塑料板块地面、土地面;
77. 地面卷材有软质聚氯乙烯塑料地面,油地面、橡胶地毡和地毯等;
78. 直接式顶棚装修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喷、刷涂料、抹灰装修、贴面式装修;
79. 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及乡村道路;公路是连接城市、农村、厂矿和林区的道路;城市道路是城市内道路;厂矿道路是厂矿区内道路;
80. 路基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同时与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
81. 路面损坏往往与排水不畅、压实度不够、温度低等因素有关;
82.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83. 路基的基本要求: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
84. 填方路基包括: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高度不超2米)、护脚路基(顶宽不超1米,高度不超过5米);
85. 挖方路基包括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新旧路基填方边坡连接处应开挖台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台阶宽度一般为2m;
86. 路面的结构由垫层、基层、面层组成;面层、基层、垫层是路面结构的基本层次,为了保证车轮荷载的向下扩散和传递,较下一层应比其上一层的每边宽0.25m;
87. 路拱指路面的横向断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其作用是利于排水。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屋顶线、折线或直线;
88.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与中央分隔带排水组成;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横坡和边沟排水组成;
89. 路面等级按面层材料组成、结构强度、路面所能承担的交通任务和使用的品质划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别路面等四个等级;
90. 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及综合稳定土;粒料类分级配型和嵌锁型,前者有级配碎石,后者有填隙碎石;
91. 路面面层的类型: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其他类型路面;
92. 沥青面层分为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度、沥青表面处治四种类型;基中沥青混合料可分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应采用沥表混凝土混合料,沥青碎石混合料仅用于过渡层及整平层;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上面层,宜采用混凝土混合料铺筑;
93.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应于***及***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二级公路的罩面层施工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联结层或整平层;乳化沥表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沥青面层宜采用双层式,单层式只适宜在少雨干燥地区或半刚性基层上使用;
94. 沥青贯入式咱面是初步压实的碎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厚度4-8cm。沥青贯入式路面适应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95. 沥青表面处治适应于***及***以下公路;
96. 水泥混凝土路面指以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层组成的路面,也称为刚性路面;
97. 各级路面所具有的面层类型及其所适用的公路等级:
公路等级 采用路面等级 面层类型
高速、一、二级公路 高级路面 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
二、***公路 次高级路面 沥青贯入式
沥青碎石
沥青表面处治
四级公路 中级路面 碎、砾石(泥结或级配)
半整齐石块
其他粒料
五级公路 低级路面 粒料加固土
其他当地材料加固或改善土
98. 道路主要公用设施: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道路照明;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绿化;
99. 停车场的出入口,有条件时应分开设置,单向出入,出入口宽通常不得小于7.0m其进出通道中心线后退2.0处的夹角120度范围内,无障碍物;
100. 为了保证车辆在停放区内停放不致发生自重分力引起滑溜,导致交通事故,因而要求停放场的最大纵坡与通道平行方向为1%,与通道垂直方向为3%;出入通道的最大纵坡7%,一般不小于等于2%为宜;
101. 城市交通站点分为终点站、枢纽站和中间停靠站;
102. 照明标准通常用水平照度和不均匀度来表示。水平照度是指受光面为水平面的照度,照度的单位是;lx(勒克司),一个lx就是1m2照射上,均匀分布1lm(流明)的光通量;
103. 不均匀度是表示受光物体表面照度的均匀性系数,即不均匀度=最高水平照度/最低水平照度;照明标准的选取与道路等级、交通大小、路面的反光性质、路灯的悬吊方式和高度有关;
104.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修地道:重要的建筑物及风景区附近;修人行天桥会破坏风景和城市美观;横跨的行人特别多的站前道路;修建人行地道比修人行天桥在工程费用和施工方法上有利;有障碍影响,修建人行天桥需显著提高桥下净空;
105.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通常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广义概念还包括护栏、统一交通规则的其他显示设施;
106. 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按其功能可分为警告、禁令、批示及指路标志等四种;辅助标志系附设在主标志下面,对主标志起补充说明的标志,它不得单独使用;
107. 交通标志一般安设在车辆行进方向道咱的右侧或分隔带上,通常距人行道路缘石0.3-0.5米处,其高度应保证标志牌下缘至地面高度有1.8-2.5米;
108. 普通交通信号灯按红、黄、绿或绿、黄、红自上而下或自左风吹草动右排列;竖项排列常用于路辐较窄的旧城路口;
109. 绿化对环境的改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改变小气侯;调节湿度;降低噪声;
110. 道路绿化的类型:营造行道树;营造防护林带;营造绿化防护工程;营造风景林,美化环境;
111. 桥梁是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行人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路等各种障碍物时所使用的承载结构;通常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
112. 上部结构是指桥梁结构中直接承受车辆和其他荷载,并跨越各种障碍物的结构部分,一般包括桥面构造、桥梁跨越部分的承载结构和桥梁支座;
113. 下部结构是指桥梁结构中设置在地基上用以支孺桥跨结构,将其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部分,一般包括桥墩、桥台及墩台基础;
114. 桥梁的分类:根据桥梁主跨所用材料,桥梁可划分为木桥、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钢桥;根据桥梁跨越障碍物,桥梁可划分跨河桥、跨海峡桥、立交桥、高架桥等;根据桥梁的用途,可将其划分为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运水桥、农桥以及管道桥;根据桥梁跨径总长l和单孔跨径l0的不同,桥梁可分为特大桥(l≥500或l0≥100);大桥(l≥100或l0≥40);中桥(100>l>30或40>l0>20);小桥(30>l>8或20>l0>5);根据桥面在桥踌中的位置,桥梁可分为上承式、中承式和下承式桥;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桥梁可划分为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和组合式桥;
115. 桥面铺装的形式:水泥混凝土铺装或沥青混凝土铺装;防水混凝土铺装;为了延长桥面铺装层的寿命,宜在上面设20mm沥青磨耗层;为了使铺装层具有足够的强度设钢丝网;
116. 桥面的纵坡,不般都做成双向纵坡,在桥中心设置曲线,纵坡一般以不超过3%为宜;
117. 桥面横坡,一般采用1.5%-3%通常是在桥面板顶面铺设混凝土三角垫层来构成;
118. 当桥面纵坡大于2%而桥长小于50米时,桥上可不设泄水管,此时可在引道两侧设置流水槽;当桥面纵坡大于2%而桥长大于50米时,就需要设置泄水管,一般顺桥长方向每隔12-15米设置一个;桥面纵坡小于2%时,泄水管就需设置更密一些,一般顺桥长方向每隔6-8米设置一个;常见泄水管有钢筋混凝土泄水管和金属泄水管两种;
119. 桥面防水层设置在桥面铺装层下面,在桥面伸缩缝处应连续铺设,不可切断;桥同纵向应铺过桥台背;截面横向两侧,则应聘伸过缘石底面从人行道与缘石砌缝里向上叠起100mm
120. 为满足路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要求伸缩缝在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与桥面铺装都要断开;
121. 伸缩缝的类型:镀锌薄钢板伸缩缝;钢伸缩缝;橡胶伸缩缝;
122. 桥梁上的人行道宽度由行人交通量决定,可选用0.75m、1m,大于1m按0.5m倍数递增,,高为0.25-0.35,行人稀少地区可不设人行道,为保障行车安全改用安全带;安全带不小于0.25米,高为0.25-0.35的护轮安全带;人行道1%排水横坡彻向桥面;
123. 梁式桥是指其结构在垂直作用下,其支座仅产生垂地反力,而无水平推力的桥梁,梁式桥的特点是其桥跨的承载结构由梁组成,梁式桥可分为简支梁式桥、连续梁式桥、悬臂梁桥;简支梁桥的三种类型:简支板桥;肋梁式简支梁桥;箱形简支梁桥;拱式桥的特点是其桥跨的承载结构以拱圈或拱肋为主,拱式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拱脚处不仅产生竖向反力,还产生水平反力;拱桥按其结构体系分为:简单体系拱桥;组合体系拱桥;
124. 斜拉桥是典型的悬索结构和梁式结构组合的,由主梁、拉索及索塔组成的组合结构体系;接索布置方式:辐射式;竖琴式;扇式;星式;
125. 桥梁支座将桥跨结构的支承反力传递给桥台,并保证桥跨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满路变形要求,支座按其是否允许变形可分为固定支座,单向活动支座;按其材料分为钢支座、四氯乙烯支座、橡胶支座、铅支座;
126. 桥墩类型:实体桥墩;空心桥墩;柱式桥墩;柔性墩;框架墩;基中实体桥墩分为实体重力式桥墩和实体薄壁桥墩;实体桥墩由墩帽、墩身、基础组成;大跨度墩帽厚不小于0.4;中小跨度也不小于0.3
127. 空心桥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上述实体重力型结构,另一种采取薄壁钢筋混凝土的空格形墩身,四周壁厚只有30cm左右;
128. 桥台分为: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台;框架式桥台;组合式桥台;
129. 墩台基础分为:扩大基础;桩与管柱基础;沉井基础;
130. 单孔跨径小于5米,多孔跨径总长小于8米统称为涵洞;而圆管涵和箱涵则不论孔径大小、孔数多少,都称作涵洞;
131. 按照构造形式不同分类: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等;涵洞分为明涵和暗涵;按建筑材料不同分类:涵洞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按水力性能不同分类:无压力式涵洞、半压力式涵洞、压力式涵洞;
132. 涵洞的组成:涵洞由洞身、洞口、基础三部分和附属工程组成;
133. 涵洞的构造由洞身、洞口建筑、涵洞的基础、沉降缝、附属工程;
134. 洞身是涵洞的主要部分,它的截面形式有圆形、拱形、矩形三大类;
135. 拱涵的洞身由拱圈、侧墙和基础组成;盖板池是常用的矩形涵洞,由基础侧墙和盖板组成,跨径在1m以下的涵洞,可用石盖板;跨径较大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
136. 涵洞洞口建筑在洞身两侧:连接洞身与路基边坡;常用的洞口建筑菜式有端墙式、八字式、井口式;涵洞与路线斜交分为斜洞口与正洞口;
137. 涵洞的附属工程包括:锥体护坡;河床铺筑;路基边坡铺筑及人工水道等;
138. 按地下工程存在的环境及建造方式分为岩石中的地下工程和土中地下工程;
139. 岩石中的地下工程包括三种形式:一是现代城市在岩石中建设的各种地下工程;二是开发地下矿藏,石油而形成的废旧矿井空间加以改造利用而形成的地下工程;三是利用和改造天然溶洞形成的地下工程;
140. 根据建造方式分为单建式和附建式两类;单建式地下工程是指地下工程独立建在土中,在地面上没有其他建筑物;附建式地下工程是指各种建筑特的地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