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基坑降水方法可分为:重力降水(如积水井、明渠等)和强制降水(如轻型井点、深井点、电渗井点等)土石方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是集水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排除地下水一般采取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或筑土堤等办法并尽量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使临时排水系统怀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322. 明排水法施工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所用水泵主要用:离心泵、潜水泵、软抽水泵;集水坑应设置在基坑范围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据地下水位大小,基坑平面形装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0-40米设置一个;
323. 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电渗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井点降水的方法根据土的渗透系数、降低水位深度、工程特点及设备条件等;
324. 抽水设备由真空泵、施心泵、水气分离器等组成;一套抽水设备能带动的总管长度,一般为100-120m;轻型井点可单排布置、双排布置、环形布置;当土石方机械需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型布置;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基槽深度小于6米,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米的情况;井点管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米或土质不良的情况;环形布置适用于大面积基坑;如采用u型布置,井点管不封闭的一段应设在地下水下游方向;
325. 轻型井点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井点系统安装与使用;井点系统安装顺序:挖井点沟槽;铺设集水总管;冲孔,沉没井点管,灌填砂粒料;弯联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
326. 当降水深超过8米时,采用轻型井点不经济,宜采用喷射井点,降水深度可达8-20米;喷射井点的平面布置:当基础宽度小于等于10米时,可作单排布置;当大于10米时可作双排布置;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和环形布置;井点间距一般2-3米;
327. 深井井点,当降水深度超过15米作用时,在管井井点内采用一般的潜水泵和离心泵满足不了降水量时,可加大管井深度,改用深井泵即深井井点来解决;可降30-40米;常用的深井泵有两种:电动机在地面的深井及深井潜水泵;
328. 推土机施工由拖拉机和推土铲刀组成,是一种自行式的挖土、运土工具;按铲刀的操作方式分,推土机有索式和液压式;按推土机行走方式分,推土机有履带式和轮胎式;推土机的经济运距在100米以内,以30-60m为最佳运距;
329. 推土机的几种施工方法:下坡推土法;分批集中,一次推送法;并列推土法;沟槽推土法;斜角推土法;
330. 推土机的特点是:操作灵活、运输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较快,易于转移;
331. 铲运机有拖式铲运机和自行式铲运机两种;拖式铲运机是由拖拉机牵引及操纵,自行式铲运机的行驶和工作,都靠本身的动力设备,不需要其他机械的牵引和操纵;
332. 铲运机的特点:能狡立完成铲土、运土、卸土、填筑、压实等工作,对行驶道路要求较低,行驶速度较快,操纵灵活,运转方便,生产效率高;常用于坡度在20度以内的场地平整,开挖大型基坑、沟槽,以及填筑路基等土石方工程;
333. 铲运机在ⅰ-ⅲ类土中直接挖土,运土,适宜运距600-1500米,当运距200-350时效率最高;
334. 铲运机的开行路线有以下几种:环形路线(施工地段较短,地形起伏不大的挖、填工程,当挖填交替,而挖填之间距离又较短时,则可采用大环形路线);8字型路线(对挖填相邻,地形起伏较大,且工作时段较长的情况可采用;特点是一个循环完成两次作业,而每次铲土转弯一次,比环形路线可缩短运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一个循环两次转弯方向不同,机械磨损较均匀;)
335. ; 铲运机铲土的施工方法:下坡铲土;跨铲法;助铲法;
336. 单独挖土机施工按其行走装置不同,分为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类;按其工作装置不同,可分为正铲、反铲、拉铲、抓铲四种;按其传动装置又可分为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
337. 当场地起伏高低较大,土方运输距离超过1000米,且工程量大而集中时,可彩用控土机挖土,配合汽车运土,并在卸土区装配推土机平整土堆;
338. 正铲挖土机挖土特点:前进向上,强制切土;其挖掘力大,生产率高,能开挖停机面以内的ⅰ~ⅳ级土,开挖大型基础坑时需设下坡道,适宜土质较好,无地下水的地区工作;
339. 反铲挖土机的特点:后退向下,强制切土;其控掘力比正铲小,能开挖停机面以下的ⅰ~ⅲ级的砂土或粘土,适宜开适宜开挖深度4米以内的基础,对地下水位较高也适用,反铲挖土机的开挖方式,可分为沟端开挖与沟侧开挖;
340. 拉铲挖土机特点是:后退向下,自重切土;其挖掘半径和挖土速度较大,能开挖停机面以下的ⅰ~ⅱ级土,适宜开挖大型基坑及水下挖土;拉铲挖土机的开挖方式,可分为沟端开挖与沟侧开挖;
341. 抓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直上直下,自重切土;其挖掘力较小,只能开挖ⅰ~ⅱ级土,可以挖掘独立基坑、沉井,特别适于水下挖土;
342. 填筑压实的施工要求: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类别、使用期限及其重要性确定;填方宜采用同类土填筑如采用不同透水性的土分层填筑时,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或将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表面做成适当坡度;基坑回填前,应清除沟槽内积水和有机物,检查基础的结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方可回填;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缝,如无设计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类别、压实机械及压实方法等,同有关部门共同确定;填方压实工程应由下至上分层铺填,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根据压实机械、密实度要求、填料种类及含水量确定;
343. 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为填方土料;填方土料为粘土时,填土前应检查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含水时大的粘土不能做填土用;
344. 填土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振动压实法;平整场地等大面积填土多采用碾压法,小面积填土多用夯实法;而振动压实法主要用于粘性土;
345. 碾压机械有平碾(压路机)、羊足碾和气胎碾;平碾是一种内燃机为动力的自行式压路机;羊足碾一般没有动力,靠拖拉机牵引;羊足碾虽与土接触面小,但单位面积压力大,土壤压实效果好,一般用于碾压粘性土不适于砂性土;松土不宜先用重型碾压机;
346. 夯实法包括人工夯实和机械夯实法两种;常用的夯实机械有夯锤、内燃夯实机和蛙式夯实机等;夯实法适用于小面积回填土;可以夯实粘性土或非粘性土;
347. 振动压实法是一种振动和碾压同时作用的高效能压实机这种方法用于振动压实为爆破石渣、碎石类土、杂填土和粉土等非粘性土效果较好;
348.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问题,概括的说,可包括四个方面:强度和稳定性问题;压缩及不均匀沉除问题;地基渗漏量超过容许值时,会发生水量损失导致发生事故;地震、机器以及车辆的振动、波浪作用和爆破等动力荷载可能引起的地基土,特别是饱和无粘性土的液化、失稳和震陷等;
349. 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工程中人们常常采用的一类方法是采取措施使土中孔隙减少,土颗料之间靠近,密度加大,土的承载力提高;另一种方法是在地基中掺加各种物料,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把土颗料胶结在一起,使地基承载力提高,刚度加大,变形减少;
350. 土桩主要适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灰土桩主要适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土桩和灰土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深信芭5-15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施工方法是利用打入钢套管在地基中成孔,通过挤压作用使地基得到加密,然后在孔内分层填入素土、灰土、粉煤灰后夯实而成土桩或灰土桩;
351. 深层搅拌法施工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的并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复合地基;
352. 深层搅拌法适宜于加固各种成因的淤泥土、粘土和粉质土等,用于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各种坑槽工程施工时的挡水帷幕;深层搅拌法施工工艺有两种:一种是用水泥浆和地基土搅拌的水泥浆搅拌;另一种是用水泥粉或石灰粉和地基土搅拌喷射搅拌;
353. 根据桩在土中受力不同,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按施工方法不同,桩身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根据成孔方法可分为:钻孔桩;挖桩;冲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爆扩桩等;
354. 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有实心方桩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两种;混凝土预制桩的沉桩方法有:锤击桩;静力压桩法;振动法和水冲法等;
355. 长度在10米以下的短桩,一般多在工厂预制,较长的桩,因不便运输,通常现场预制;
356. 实心桩宜采用工具式木模或钢模板支在坚实平整的场地上,用间隔重叠法预制;上层桩的浇灌,待下层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进行,重叠层数不宜超过4层;
357.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运输和打桩;桩的堆放地应聘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无均匀沉降,应设垫木;
358. 打桩机具包括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桩锤有落锤、单动汽锤、双动汽锤、柴油桩锤和振动桩锤;桩架主要由底盘、导向杆、斜撑、滑轮组等组成;
359. 一般基坑不大时,要桩应从中间开邕分头向两边或四周进行;当基坑较大时,基坑分为数段,而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打桩应自内向外从中间向周边打;当桩基设计标高不同时,打桩顺序是先深后浅;当桩的规格不同时,打桩顺序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360. 打桩的垂直度不宜超过0.5% ,用落锤打桩时,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米;
361. 接桩方法有:焊接、法兰(适用于各类土层)或硫磺胶泥锚接(只适用于软弱土层);
362. 压桩程序:分节压入,逐段接长,当第一节桩压入土中时,其上端距地面2米左右时,将第二节压入;
363. 振动桩主要适用于砂土、砂质粘土、亚粘土层,在含水砂层中的效果更为显著;振动深桩优点:设备构造简单,使用交通,效能高,所消耗的动力少,附属机具少;缺点适用范围较窄,不宜用于粘性土以及土层中夹有孤石的情况;
364. 灌注桩的施工方法: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和爆扩成孔灌注桩等多种;
365. 钻孔灌注桩所需机械设备有螺旋钻孔机、钻扩机或潜水钻孔机;
366. 人工挖孔灌注桩的特点:单桩承载力高,结构受力明确,沉降量小;可直接检查桩直径、垂直度和持力层情况,桩质量可靠;施工机械设备简单,工艺操作简单,占场地小;施工无振动,无噪声、无环境污梁,对周边建筑无影响;
367. 套管成孔灌注桩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灌注桩,它有锤击沉管灌注桩、振动沉管灌注桩和套管夯打灌注桩三种;
368. 桩可分为单打法;反插法;复打法施工;
369. 爆扩成孔灌注桩是由桩柱和扩大头两部分组成;成孔方法为一次爆扩和二次爆扩法;
370. 地下连续墙可以用作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亦可作为深基坑的支护又用作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墙,后者更为经济;
371. 地下连续墙有如下几种类型:按槽孔的形式可以分为壁板式和桩排式两种;按开挖方式及机械分类,可分为抓斗冲击式、旋转式和旋转冲击式;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现浇、预制和二者组合成墙等;按功能及用途分为作承重基础或地下构筑物的结构墙、挡土墙、防渗水墙、阴滑墙、隔震墙等;按墙体材料不同分为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粘土、自凝泥浆混合墙体材料等;
372. 地下连续墙的优点:施工全盘机械化,速度快、精度高、并且振动小、噪声低;适用于城市密集建筑群及夜间施工;具有多功能用途,如防渗、截水、承重、挡土、防爆等,由于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强度可靠,承压力大;对开挖的地层适应性强;可以在各种复杂条件下施工;开挖基坑无需放坡,土方量小,浇混凝土无需支模养护,并可在低温下施工,降低成本,缩短施工时间;用触变泥浆保护孔壁和止水,施工安全可靠,不会引起水位降低而造成周围地基沉降,保证施工质量;可将地下连续墙与逆做法施工结合起来;
373. 地下连续墙的缺点:每段连续墙的接头质量较难控制;往往容易形成结构的薄弱点;墙面虽可保证垂直度但比较粗糙,尚需加工处理或做成衬壁;施工技要求高,无论是造槽机械选择、槽体施工、泥浆下浇筑混凝土、接头泥浆处理等环节,均应处理得当,不容疏漏;制浆及处理系统占地较大,管理不善易造成现场泥泞和污染;
374. 地下连续墙的工艺流程可分为配制泥浆护壁和自成泥浆护壁法;
375. 施工过程:修筑导墙;泥浆护壁;深槽挖掘;混凝土浇筑;
376. 泥浆护壁的作用:固壁、携砂、冷却和润滑,其中固壁为主;深槽挖掘分为单元槽段划分;挖槽机械;挖槽机械分类,一类是直接出渣的挖斗式挖掘机,另一类是泥浆循环出渣的钻头式挖槽机;
377. 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用导管法进行浇筑,即混凝土浇筑工作是在充满泥浆的深槽内进行的;
378. 喷锚支护实际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喷混凝土;一部分是设置锚杆;
379. 喷混凝土的工艺过程一般由供料、供风和供水三个系统组成;
380. 喷混凝土的方法有干喷、湿喷两种;我国采用干喷较多;
381. 锚杆与锚索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按材料分,有金属锚杆、木锚杆;按受力情况分,有不加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杆;锚杆一般较短,不超过10m,锚索则可以较长,如有的长达30-40m;
382. 土钉支护工艺,可以先锚后喷,也可以先喷后锚;土钉深固于土体内部,主动支护土体,并与土体共同作用,有效地提高周围土的强度,使土体加固变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从而使原来的支护变为主动支护;土钉支护的施工工艺流程是: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正边坡;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安设土钉绑扎钢筋、留搭结筋、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开挖第二层土方,按此循环,直到坑底标高;
383. 土钉施工机具可采用螺旋钻、冲击钻、地质钻、洛阳铲等;土钉支护适用于水位低的地区,或能保证降水到基坑面以下;土层为粘土、砂土和粉土;基坑深度一般在15米左右;
384. 砖石砌筑工程在我国有阒悠久的历史,由于它取村方便、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仍被广泛采用;硅酸盐砌块为墙体改革的途径之一;
385. 一般砌体基础必须采用烧结普通砖和水泥砂浆砌成,砖基础由墙基和大放脚两部分;
386. 在墙基顶面应设防潮层,当地下水位较深或无地下水时,防潮层一般20厚1:2.5水泥砂浆,位置在底层室内地面以下一皮砖处;地下水位较浅时防潮层一般用60厚钢筋混凝土带,宽度与墙宽同宽;
387. 砌砖工程通常包括抄平,放线、摆样砖、立皮数杆、挂准线、铺灰、砌砖等工序;
388. 砖墙砌筑的基本要求:横平竖直;砂浆饱满(达80%以上);上下错缝(搭接不小于1/4);接槎可靠(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留斜槎有困难时可留直槎,地震区不得留直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500留一层,每120厚墙留一根,但每层最少为2根;
389.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砌体,应按先砌墙后浇柱的施工程序进行;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第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沿墙高每500设2ф6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构造柱混凝土可分段浇筑,每段不宜高于2米;
390. 若设计无具体规定,砌块应按下列原则排列;尽量多用主规格的砌块或整块砌块,减少非主规格砌块的规格与数量;砌筑应符合错缝搭接的原则,搭砌长度不得小于块高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当搭接长度不足时,应在水平灰缝隙内设2ф4的钢筋网片;外墙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交错咬槎砌筑;局部必须镶砖时,应尽量使砖的数量达到最低限度,镶砖部分应分散布置;
391. 砌块吊装顺序:先外后内,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在相邻施工段中留阶梯形斜槎;
392. 砌块砌筑的主要工序:铺灰;砌块安装就位;校正;灌缝;镶砖;
393. 砌块施工工艺要求:砌筑前清除砌块表面污物;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砌块墙与后砌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ф4钢筋网片;砌块建筑在相邻施工段之间或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应超过一个楼层;砌块建筑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394. 毛石基础扩大部分做成阶梯形,每阶至少砌两皮砖,每边比墙宽出100mm,应按规定砌入拉结石,拉结石长度应超过墙顾的2/3,每隔一米砌入一块,并上、下错开;
395. 石墙应分层砌筑,每层高300-400,每层中间隔1米左右砌与墙同宽的拉结石,上、下石块要相素搭缝,内外搭接,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芯的砌筑办法;石墙每砌一步架要找平一次,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2米;
396. 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有普通钢筋、预应力钢铰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四种,其中后三种用作预应力钢筋;
397. 普通钢筋都是热轧钢筋,分hpb235;hrb335;hrb400四种;使用时宜道先使用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hpb235为光圆钢筋,其他为带肋钢筋;
398. 钢筋验收包括查对标牌、外观质量检查及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99. 钢筋的加工一般包括冷拉、调直、除锈、剪切、弯曲、绑扎、焊接等;
400. 受力钢筋的弯钩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当设计要求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做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0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满足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的有关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不般结构工程,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02. 钢筋的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绑扎连接、和机械连接;
403. 钢筋的连接的基本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对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并按规定抽取钢筋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均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区段长度内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在此区段均属同一区段;
404.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箝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且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大于50%;
405. 钢筋采用焊接连接可节约钢材,改善结构受力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常用焊接的方法有: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气压焊等;
406. 闪光对焊工艺通常有连续对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闪光对焊言辞泛应用于钢筋纵向连接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
407. 电弧焊广泛应用于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装配式结构接头焊接,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及各种钢结构的焊接;钢筋电弧焊的接头形式:搭接焊接接头;帮条焊接头;剖口焊接头、熔槽帮条焊接头和窄间隙焊;
408. 电阻点焊主要用于小直径钢筋的交叉连接,如用来焊接钢筋钢筋骨架、钢筋网中交叉钢筋的焊接
409. 电渣压力焊适应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14-40mm的竖向或斜向钢筋的焊接接长;
410. 气压焊不禁适用于钢筋的竖赂连接她适用于各种方位布置的钢筋连接,当不同直径连接时,两根钢筋直径不得大于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