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数学 >

08年高考数学试题独家解析:难度和速度兼有

2008-10-0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回到直播间,今天下午刚刚结束了数学的高考,第一时间我们请来了人大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回到直播间,今天下午刚刚结束了数学的高考,第一时间我们请来了人大附中的数学高级教师刘甦老师,您好。

刘甦: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刘甦老师,也是多次参加高考阅卷的工作,经验也是非常的丰富,今天能够把她请到我们的直播间,也是非常的荣幸。刘甦老师觉得今年的高考题难度怎么样?

刘甦:我倒现在只看到了全国高考卷,我仅就全国高考卷来谈谈。全国高考卷这几年来说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程度,简单的四个字叫“不偏不怪”。从难易程度上来说,学生不会感觉太难。同高考试题结构上来看,和以往一样。

主持人:解答题是分值最高的题吧?

刘甦:是。分值上设置也和以往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数学是难度和速度兼有的考试 认为学生可从容应对

主持人:我知道刘老师也是正好带高三,今天下午刚刚还去送考过。您觉得您的学生,在碰到这样一份试卷的时候,他们能够从容的应对吗?

刘甦:我的学生答应该能够从容应对的,因为后面的大题题型都没有太出意外。包括后面的两道压轴题,一般解析几何和数列题,像解析几何也较平时练的要简单的得多。

主持人:刘老师对于高考数学,特别是今年的高考,有没有什么看法和见解?

刘甦:我这样说吧,因为仅凭一份全国试卷来谈高考数学试卷还是比较的片面,我就谈谈高考数学学科的特点。实际高考数学的测试,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高考数学是一个常模参照型的考试,它就是将个人的考试分数和参加考试的团体进行比较。这种考试往往是适用于考生之间的区分和选拔。

第二,高考数学是考察数学基础的一个考试。我们知道,知识与技能是考试目标当中的主体结构,与知识内容相关的就是数学思想方法。而基于这个学科的特点,数学的思想方法又作为考试的重点考察目标之一。所以在考察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科基本规律和方法,以及理解程度的应用程度。

第三,它是注重能力考察的考试。不是只对概念的了解和理解,而是对概念了解和理解,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和再现。还有它是对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考察的是对定理知识的掌握和数学的实验技能和探索能力。

第四,高考数学是难度和速度兼有的考试。

这张试卷在2个小时以内要体现高考数学的特点,基本上都达到了。现在是选择、填空、解答题都增加了实际应用问题的分量。但全国试卷上的使用应用问题,我感觉不偏,学生很熟悉。比如第二个小题,它把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的过程,让你用数学图象描述出来。但是审题一定要细,如果一马虎看它问的是加速、匀速再减速,要看成是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的话,审题要审不细的话,上去答题肯定是错的。像选择题的最后一个题,是排列组合,但这个排列组合看见图形之后就觉得很眼熟。放在选择题最后一个题上面,就说明这个题有一定的难度,实际排列组合的题并不难,但学生会感觉到难,有时排列组合往往能考察出孩子的思维能力,这一点不太好把握。

解答题当中实际应用题放在概率上了。设置的知识点,是5种动物检查是否有一只患有某种疾病的小动物,这个挺熟悉,实际很贴近身边的生活。比如说拿出来做实验,学生在生物课上都做过实验。

其它的主干知识不偏不怪,基本是源于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但又不超纲,所以度把握得相当好。

主持人:从知识点的分配和比重上面来说,今年的题目是怎样来安排的呢?

刘甦:重点的知识还是重点的考察,比如说函数、立体、解析,分量比例还是很重的。从知识和能力上来看,它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对概念的理解和深入。所以我感觉从比例上来看,它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区分度也很好。

主持人:那么从这样的一套题来说,考生从速度上面,应该如何达到考试的要求呢?

刘甦:因为它是在有限的知道内来做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当中,指定是有一个速度的要求。这里也能看出来,不像以往的题,以往的选择题有时是前5个题,拿过来眼睛一扫,稍微心中做一点简单的推理,答案就出来了。这套宣传高考卷,可能是算的要多一点,它不是简单的推理,应该是算和推理连在一起了。所以从难易编排的程度上来说,基本上是由简到难。

主持人:今年的考题您觉得在平均水平上,有没有比较难对付的题?

刘甦:我觉得没有,平均考生是应该能达到的。最后的大题解答题,综合题出现在函数、数列和不等式上面,往往不等式证明是一个难点,它放在了最后。

高二学生别把自己陷在题海当中

主持人:从今年命题的形式来看,特别是像正在读高二的学生们,他们应该怎么来应对,来要求自己呢?

刘甦:实际上这几年的高考卷,对下一届的考生来说,应该起来把握住基本的知识,别把自己陷在题海当中。数学大题的题型,基本上是从主干知识的几大面上入手。当然有速度的要求,需要你练,但数学题是永远做不完的,这就要求你对数学的理解,应该由刚开始的感性,机械的记忆上升到理性,必须从当中提炼出它的知识、方法和规律来。所以我想对后面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最关键是对概念的理解。以往往往学生听概念课不太注意,有不少人成为解题的高手,真要提概念,他就觉得概念有什么,实际数学的思维是靠概念来规范的,你对概念的理解有时可能就是表层,也就是1、2层,有的时思维可能一下达到3、4层,有的人在你的概念讲解当中一下就达到3、4层,有的人经过训练可以达到。

我觉得学生应该体会数学当中各个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实际上数学每一段章节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函数,函数的思维方式就是数形结合,所以一想到函数,起码是一幅画形成的。想到数列,数列是由特殊到一般。用代数解决几何问题,还是数形结合,立体到平面的转化,转化当中就有一个图形,你要用图形、符号、文字表达出来。每一章节又不是独立的,数列本身又可以用函数来定义,所以学生要学数学的话,应该抓住数学的每一个章节的特点,不要以为数学挺枯燥的,只要做对就可以了,实际不是这样的。

主持人:您觉得今年的试题,是不是比较容易拉开考生之间的层次呢?

刘甦:好像后面的题较北京卷来比,北京卷最后一道题,一般情况下也是容易拉开的,全国卷这道题,从去年各省市下来,几乎都把数列放在了最后那道题上,所以有不少学校以训练这样的题型为主,所以看见题型,学生不会感觉到太新,但是你要真正把它算准,完全得分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能力了。如果孩子计算的能力比较强、比较规范的话,这张卷子应该得到比较不错的分值。

主持人:现在的数学对于考生的计算能力要求更高一些,还是对概念的理解或者知识之间的连接,等其他一些方面的能力要求更多?

刘甦:数学本身一定是对计算要求得很高,你再理解的思维高,有些东西不通过计算算不对,最后反映到试卷上还是得不到分。但是计算它考察的东西实际上不只是单纯的按步骤进行预算,它还考你的推理和估算,相对应的画图,在里面都会显现出来。从这套试卷来看,对孩子们的计算要求不低,因为前面有许多东西,在有效的时间内你得完成。

主持人:今年考题最难的几道题,重点是放在哪个知识点上了?

刘甦:就是最后一道大题,数列、不等式综合、函数,还有一个是选择题的最后一个题,数列排列组合。

主持人:一般来说也是选择题,或者是填空题的最后一个。

刘甦:对。填空题今年是最后一个题放在立体几何上,直观看一下,因为立体几何这几年题都不难,像解答题放在了第二个位置上,而且就两个问,图形都很常规,所以填空最后一个题放的是立体几何。

主持人:可能更多考生会把重点放在解题思路上,在给您的学生讲解试卷的时候,也是把重点放在解题思路上,像这方面,考生应该怎么去训练?

刘甦:我认为解题的思路,实际上还是一句话,就是对概念理解的深刻,理解的越深刻,解答也就越简捷。另外,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带有思想方法的学科,所以人们常常说数学的思维比较灵活,也比较发散。选择题实际上就可以教会学生,除了直接会解,直接法来做,其他的方法用你的逻辑推理如何来答,课堂上可以百花齐放。有的同学可能说我代个数,有的同学说我把这个图形连成特殊的。

主持人:解题中有很多我们称之为可以取巧的方式。像今天您也去送考了,考生出来的时候,从他们的表情上能读出来什么东西吗?

刘甦:我一般送考,出来从来不问,让学生准备下一科。但是今天学生看到了数学老师,他就想说,所以不少孩子出来以后,说:“老师还可以”。但是北京的试卷主要以后,文科的学生普遍感觉比较偏难。

北京卷更注意考察数学思维的能力

主持人:刘老师对北京卷的试题还是比较熟悉的,给大家解析一下?

刘甦:北京试卷从结构上和高考试卷结构上有不同。高考试卷的选择题是12道,5分一个,北京试卷是18道,5分一个,所以北京试卷更注重能力的考察。

主持人:选择题越少,就越难。

刘甦:对,但是北京选择题的设置前几道题就能看出来,往往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一个。我们做北京试卷比较多,尤其是在高考前夕,感觉到北京试卷的题,会发现出的很好。比如说像填空题,现行规划就是这样的,而北京试卷就不这样考,它把可行区域先划出来,然后要逆向思维。所以北京试卷要较全国试卷新。

主持人:我想两份试卷不同的设置,可能本质来说对于考生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像北京卷,更注重考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刘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考察,我觉得更注意的是一种数学思维的能力,对于数学的素养这些方面,考察的更多一点,不是机械地去算,学生答完题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考完之后有点意犹未尽。好像总结了那么多方法,有许多东西都没用上,但是仔细一琢磨,考的真的是挺好,最后还能看出来成绩的分布,也还真像平时的时候拉开的那个距离。

主持人:从这几年来看,您觉得什么样的命题才是比较好的?

刘甦:因为全国卷面对的是未实行独立自主的省市,我觉得稳定性保持的比较好。这样实际离你不远,老师也不用把学生陷在题海当中,重点的数学章节、知识都考察到了。

主持人:好像其他科目都强调每年都有不同的地方,或者有命题创新等等。今年的数学从趋势上来看,没有什么变化吗?

刘甦:因为我们做北京卷比较多,看全国卷,还真觉得没有太大变化。像北京的孩子,应用的能力要比较强。就看北京和上海卷,上海卷也是比较新的。

主持人:这个应用是怎么去设置和考察的?

刘甦:基本是填空和解答题一个,解答题这几年基本放在概率上。

主持人:怎么看它是应用能力的考察?

刘甦:像选择题的第二个小题,可以没有数学的知识,不具备数学知识,你来看它都能答对它。平常想象一下,加速什么样、匀速什么样,减速什么样,停车的时候你就可以想象出来。还有5种动物检验的题,有许多人没学过概率,但可以算概率,把概率放在实际应用问题上了,而且又是把生物的知识移过来了。

主持人:那这种题不是很简单吗?

刘甦:所以不难。要是像以往的数学模型,你还得想是哪种数学模型。

主持人:北京卷您可能更熟悉一些,有没有创新?

刘甦:像去年,它导数放在解析几何上了,半个椭圆构成函数。后面的解答题布局,一般不按常规路子走,去年把数列放在最后一个题,去年就把数列放在第一个题上了。

主持人:只是一个顺利的改变吗?

刘甦:知识点的题难度就相对有所变化了。

主持人:很多考生觉得最后面的几道题是最难的,考虑到速度的原因,会放弃其中的一两个,这样的问题考生应该怎么去应对?

刘甦:像北京考试卷的最后一个题,因为设置的时候,指定是第一问是很容易得分的,这几年都是。这个学生不应该丢,第一问可能3、4分。第二题、第三题,看看是不是他熟悉的类型,因为有时候北京后面的考试题往往带有点竞赛的性质,前几年有学生看不懂的现象。

主持人:对审题能力要求也很高。

刘甦:现在逐步在缩短文字。有的时候学生一看那么长,就不愿意看了,实际上越长就越简单,实际也考察了个人数学的素养。为什么现在把个性品学提到了大纲上,也算是对数学的一个考察呢?实际这就是体现了临场发挥的态度,还有个人心理素质。

主持人:以前大家感觉数学好,就是学习好,脑子聪明,其实现在对很多方面都有要求。您刚刚送考生回来,现在可能考生还没有对您透露过什么东西,因为明年还有考试。

刘甦:我也没有问他们。

主持人:您希望他们考完之后,跟您说些什么?

刘甦:我希望大家说一句,“老师,很好”,就够了。所以今天有的孩子就是我不想说,但是他抱着我说了一句,还行。

主持人:我觉得这就证明,平时在训练中需要他们掌握的东西,在实践中也考察到了,您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他们的培养应该更有针对性。

刘甦:高三往往是一个团队,包括集体备课等等,都是一个团队在研究高考,所以出的一些模拟训练等等,也都是有针对性的。

主持人:您已经带过了一轮又一轮的学生,您见过的数学素养非常好的,或者数学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刘甦:有。这些孩子的特点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他们绝不是单独的听你讲完,而是会向你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而且他们的思维非常的灵活。往往是一流的学生,才会创造出一流了老师来。他们的那种思维,和其他的学生相比,有点非常人思维的感觉,有点逆向思维。你在黑板上出一道题之后,他们不像某些同学拿过题来就做,他们会先看一看抄没抄题,有的孩子一下就能把答案看出来,能够看出题里精髓的部分。

主持人:刚刚说您希望听到您的学生对您说什么,明天高考就全部结束了,您想对您的学生说些什么,今天借这个机会可以谈一谈。

刘甦:我想对我的学生说,只要你们尽力了,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做得非常棒。12年的寒窗,就在一把,所以高考对他们来说是一次,但不是决定人生惟一的一次,后续的教育将会更为重要。所以,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更上一层楼。

主持人:今天也是非常荣幸刘老师能够作客我们的直播间,也非常希望您的学生能够在这次高考中考出非常好的成绩,也希望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今天关于数学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人大附中刘老师对这次节目的支持,各位网友再见!

刘甦:再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