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读透文本 方可引领学生学透教材 作文

2020-07-20 
读透文本方可引领学生学透教材------授 有感三门峡外国语小学:张丽每次参加教师培训,总能听

        读透文本  方可引领学生学透教材

           ------授<<冬冬读课文>> 有感

三门峡外国语小学:张丽

    每次参加教师培训,总能听到专家学者力倡教师一定要读透文本。所以,每次在拿到新教材时,我都要阅读很多遍,自以为读“透”了教材。但是,在这学期上公开课<<冬冬读课文>>过程中,我才第一次意识到,读“透”教材不仅是要多读,更重要的是要边读边思,要读懂作者的心,读懂编者的心。先读透好文本,能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掌控引领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真正学透教材。

初读文本,我明白了,这篇课文<<冬冬读课文>>中,在好朋友冬冬读书时遭到取笑后,丁丁勇敢的“站起来”,及时给朋友信任和鼓励,使冬冬找回自信。第二次冬冬读书读得“又好听又响亮”,最后获得同学们的掌声 。这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爱朋友、尊重朋友、关心朋友和帮助朋友的美德。

再读文本,我边读边思。这篇文章里的冬冬不仅仅只得到了丁丁的帮助,还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因为老师明知冬冬胆子很小,还让她读课文,就是想让她多锻炼有所提高,所以在第二次才会应允丁丁的请求。文本里,不仅仅是让学生体会到友情的美好和可贵,还有同学间的尊重。因为是同学的笑声使“冬冬脸红了,再也读不下去了”。学生从这里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丁丁的话不仅帮助了冬冬找回自信,也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教室里没有人再笑了”。最后同学都鼓起掌来,这里的掌声,不仅是对冬冬的肯定和祝贺,也是送给丁丁的。因为他说的话应验了,他的行为给大家树立了榜样,也为读此文本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公开课因为我的细读文本,上得很精彩。课堂上,以冬冬的读书情况“越读声音越小”-----“读不下去”------“又好听又响亮”为主线展开学习,最后重点品读丁丁的两句话,揭示了朋友的主题。在三门峡市直语文优质课赛讲中,我喜获一等奖的好成绩,许多人向我表示祝贺。但是,我心里却总觉得似乎还缺点什么。再细细品读,我发现文本中出现的“越读声音越小、读不下去、又好听又响亮”这些读书的评价与我们语文教学的朗读指导有相通之处,而在课堂上我却没能将朗读指导和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但还是没能找到心中的答案。

     正在这时,接到了“要给全市教师上一节示范课”的通知,还讲<<冬冬读课文>>。我一下来了精神,暗下决心:一定要再深读文本,使课堂教学与文本内容融合起来。于是,我又开始了研读和摸索……

     最后,我通过深读苦想,终于找到了通往融合的路径。在开课前,以“读课文登山”的游戏形式开课,在黑板上画了一座高高的山峰。游戏规则是:要登上最高峰,就一定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样设计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明白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而且还为品读文本埋下了伏笔。

在此基础上,我渗透了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正是新课标中一、二年级的阶段目标。许多学生因为不清楚具体要求,才使朗读水平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然后,引导学生看准目标向上攀登。在朗读正确环节里,让学生参与识字游戏“读词语盖高楼”、“开火车读字卡”、“同桌互检”的方式确保每生都能兴趣盎然地识字、读词、读准文本。此时指出同学们此时的登山位置,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然后,通过自练、抽读的方式,使每一位学生能流利的读通文本。因为有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在抽测时,大部分学生都读得非常正确、流利。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我及时给同学们鼓劲:向最高峰挑战!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都想一步登上最高峰去。这时,我引导孩子们明白只有读懂了文本,边读边想才能读得有感情。以“冬冬读课文的水平能登到山峰的什么地方?”展开文本品读。学生们从文中找到冬冬读课文的评价语“越读声音越小、读不下去、又好听又响亮”,然后经过品读思考,在山峰上标出具体位置。此时,再读文本,引导学生找找原因。“越读声音越小”的原因是“胆子小”、“读不下去”的原因是“同学笑”、“又好听又响亮”的原因是丁丁的帮助。引导学生们抓住关键词“越读声音越小” “胆子小”、“读不下去” “脸红了”、“又好听又响亮”,让三名学生分别朗读冬冬三次不同的表现,再现文中的课堂。孩子们读得有声有色,仿佛融入了文本中。此时,老师发问“是谁有这样神奇的力量?一下子就使冬冬飞到了山顶。” 最后,重点落到丁丁的话语上。让学生体会这两句话中所蕴涵的神奇力量,读出那种力量来。学生们踊跃举手,都想来当当“小丁丁”,学说这两句神奇的话。然后,再现场模拟练习一下,出现不同的情况,你会怎么说?把说话练习融入进去,自然的进行了品德教育。

读懂了文本,学生们练读特别认真。最后展示时,有很多学生朗读得不仅正确、响亮、有感情,而且读出了自己的感悟。当把自己的小花贴在山的最高峰时,看他们笑得是那样甜美!因为那是自己一步步攀登、努力的结果!

最后,通过让学生们给文本中人物送花,引领学生们读懂作者、编者之意。“送给谁?为什么?”学生们说得非常精彩。“送给丁丁,因为他帮助朋友找回自信”、“送给冬冬,因为她进步很大”、“送给老师,因为她关爱冬冬,给她创造了机会”、“送给同学,因为同学也有进步。以后肯定不取笑别人了”。 让学生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孩子们有很多说到了,“只要鼓足勇气,都能把课文读得又好听又响亮”、“如果我们班同学读错了,我一定不笑话他,要像丁丁一样帮助他”这说明他们也读透了文本,读懂了作者和编者的心。

   经过这次研读文本的过程,我感觉自己成熟了许多。在以后的课堂上,如果我能将每个文本读懂读透,将课堂与文本有机融合,才真正能引领每位学生能读懂每一位作者、编者的心,学透教材、受益颇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