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感受答辩作文

2020-06-22 
感受答辩这次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答辩,因我是一名考生后又是一名评委而经历了别样的滋味,获得了较深的
 

 感受答辩

这次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答辩,因我是一名考生后又是一名评委而经历了别样的滋味,获得了较深的体验。

我答辩的题目是:1、结合实际谈谈“讲授法是注入式教学方法。”2、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原则与教育规律的关系。说实话,我一看到题目头懵了。时间有限,还是抓紧理思路吧。我先理了第二题的思路:先简单从概念上说一说什么是教育原则,什么是教育规律,然后说教育原则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教育原则从理论层面上高于教育规律,但它的制定必须以教育规律为依据,二者互相影响,与时俱进。)最后,以《大地的话》教学设计为例分别说一说遵循了什么教育原则,体现了什么教育规律,二者如何统一的。同样的,我理出了第一题的思路。刚有了思路,准备时间到了。按思路说下去,提示还有一分钟时,我“回答完毕”了。不知评委们如何评价,感觉自己说的还比较顺利,比较有思想。在准备和答辩的过程中,那种高度的紧张和全身心的投入真是刺激人。

也许因为亲历了答辩,当作为评委坐在答辩场上,感觉与以前当答辩评为有所不同了,更能够理解答辩者了。

我总结了答辩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一  审透题非常关键

在准备答辩的时候,一定要把题审到位。有的答辩者说得滔滔不绝,却不照题。有的答辩者话不多,句句到点儿上。尤其是注意理解全面不偏颇。有一位老师说的是:“以谈话法为例,比较注入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她说:“我的第一个题是‘比较注入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说下去,一直在比较二者的不同,没一点说到谈话法,对题目的理解很不到位。有一道答辩题是:“结合学科实际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位老师说教学有法,说了教学原则、规律、理念、目标,没有说到教无定法,可见对题目的理解很不全面。同样这个答辩题,一位老师举一个例子说明教学有法,举另一个例子说明教无定法,没有举同一个例子说明同时说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更有说服力,这也是因为对题目内涵要求不够透彻。

审透题要注意以“审视”的目光抓住题目的灵魂。如“以谈话法为例,比较注入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要点在于启发式和注入式是教学指导思想,不是具体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成为启发式,也可以成为注入式,关键在于教师用什么指导思想。不能将谈话法定义为注入式教学方法或启发式教学方法。

二、思路清晰很重要

有的老师说起来是流畅,话很多,却没有清晰的思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的话说过了还一遍两遍地说,有的与题目关系不大的说了很多,说到正点上了又没时间了。明白了题目要求,要理出思路来,类似于这篇口头作文的“提纲”。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哪里详说,哪里简说。因时间有限现场生成,对每一句话的措辞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思路要清晰,这样才能显出对题目的整体把握和透彻理解,能说出自己的思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易于得到评委的认同。

三、准备工作重自我

准备答辩,要准备出自我的理念、典型例子、最新动态等。这与平时的学习、工作、积累有很大关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施,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要有深刻的理解,有系统的组织方式,有典型的例子说明,有最新动态中的强化。只有平时的“厚积”,才有考场上的“薄发”。

在答辩“以谈话法为例,比较注入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时,有的老师谈到了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的话:“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谈到了孔子说过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谈到了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先生在最近的小语年会上的要求。说明了这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深入内心的,对最新教研动态的关注说明了这位老师平时多么注意提高自己。

在答辩“结合学科实际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时,一位老师就谈到了自己本想以一个诚信小故事的讲述开始《小珊迪》一课的教学,却因学生当时因“诚信”导致了纠纷,临时以学生对“诚信”的辩论导入了新课的例子,说明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令人感到真实、信服。

做好了准备,审透了题目,理清了思路,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就离你不远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