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兜兜两岁生日
兜兜,我的宝贝儿,日子过的可真快!还没来得急细细品味,时间就又过去了一个年头!转眼你都两岁了!
回想起来,这一年你的变化很大——身高从一岁时的七十五厘米长到了现在的八十八厘米,体重也由那时的十七斤半增加到如今的二十二斤,头发也不再稀稀疏疏而变的浓浓密密的了。在大家的眼里,你出落得越来越“秀气”了,渐渐摆脱了小时候 “假小子” 的雏形,而越来越向“小美女”迈进了。
不过,在妈妈的眼里,你的变化重点并不是这些,而是你从记忆到认知、从思维到表达、从模仿到领悟等各项“能力”的突飞猛进。现在的你,在这些方面似乎总能不让爸爸妈妈多费力气就能轻松走在同龄小朋友的前列,也正是由于此,你的身边总是充满了来自各方亲朋的称赞与美誉,这也让爸爸妈妈感觉很有面子。
其实,回忆起来,在你九个月以前,妈妈并没有发现你比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优势,也许是真的如医生和育儿专家所说的那样,早产的孩子和足月的孩子相比,一岁以前的各项发育都会相对滞后。那时的你吃的少,睡不好,胆子小,又爱哭,看到身边那些能吃能睡、皮实泼辣、活泼外向的同龄小朋友,妈妈常常是一边心怀羡慕,一边焦急不已。虽然觉得你在很多方面的表现的都不及其他小朋友,但那时我们也只能择其重点,先把注意力放在了你的吃、睡以及运动能力的培养上了,至于其他的,基本也就无暇顾及了。
直到你九个多月大的时候,有一次,大姑的一个偶然举动——教你指认布娃娃的鼻子——让妈妈从心底里重新认识了你,其实你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的、在不知不觉间“赶超”着别的小朋友。这个小事也让妈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总是过分关注并沉浸在你之前的弱点里,而忘记了去发现你正在显现的优势。
从那之后,妈妈多了双“发现”的眼睛,而你,也以自己飞跃式的进步呈现给了我们一幕又一幕的精彩!——
不到十个月就认识了几十种物品、学会了十几种动作;
十一个月,说话从单字蹦开始向两个字过渡,家里的图画书和看图识字卡上的内容能在短时间内牢固记忆;
一岁会走;
一岁两个月,断奶后吃饭和睡眠逐步改善;
一岁四个月,能一口气完成十几首的古诗“接力”,开始表现出对儿歌、古诗、故事等语言及文字性东西的浓厚兴趣;
一岁五个月,有一次带着你去饭店吃饭,阿姨送了玩具,回来后姥姥问你当时为什么没有谢谢阿姨,你回答说:“忘!”,还有一次我偷偷将一个知了放在你背上,你想抓却抓不到的时候能够自己想到拿起身边的一本图画书反手去拍,简单的话语和动作中慢慢的显露出了“智慧”,自主思维越发活跃,对待大人的发问也不再只是模式型回答,开始尝试组织自己的语言;
一岁六个月,情商开始显现,在小区里交到了第一个好朋友——合合,对家里的来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还时常念叨远在濮阳的亲人,即便许久没有见到爷爷,看到酷似假牙的香皂盒底托也会立刻联想到“爷爷牙!”;
一岁七个月,会一口气从1数到10,会抓着竹竿“打提溜”,完全具备了用断续的语言配合动作来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感情世界也愈加丰富,不仅会“睹物思人”而且还懂得了“触景生情”——看到电视上“小江豚找妈妈”的公益广告会伤心到失声痛哭,听到故事中“小刺猬把辣椒当成水果,被辣的直喊”时,会眼泪汪汪的说:“小刺猬好可怜!”;
一岁八个月,语言表达由之前的用单字或词组断续表达过渡为连贯的句子表达,会唱“小白兔”“小汽车”“小猴子”等等这样简单的整首儿歌,会说几十个成语,记住了几十个国家的名字。在前期牢固记忆和大量信息储备的基础上,理解和形象思维能力也更加活跃,不断冒出许多诸如“影子荡秋千”、“挖土车发型”、“灭蚊灯在充电”“李宁标志展翅飞翔”等等这类看似“无稽”,又着实蕴含着许多“奇思妙想”的“兜言兜语”;
一岁九个月,越来越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随意受大人“摆布”,不再“人云亦云”,思维和行动都逐渐透露出与我们“斗智斗勇”的“苗头”——不想让爸爸亲就找理由,指着正在吃的饼干说自己嘴里“有东西”,等吃完了还不想让亲,又说“嘴里有口水”,思想和意识都更加独立的同时,还开始变的“调皮”和“神道儿”起来——看见我下班回家,会一脸坏笑的拉长声音说“吴晓芳回来喽!”,看见爷爷进门会先说“老钱回来了!”再一本正经的纠正说“不是老钱回来了,是爷爷回来了!”,家里的小熊、米老鼠什么的统统成了你的照顾对象,不是拿个汤勺对着小熊命令“快喝!快咽!”就是抱着米老鼠在小马桶上让其“尿尿哗哗,拉拉臭臭”,完了还不忘拽张纸巾按到它的屁股上说“尿完!擦屁屁!”,俨然一副“小大人儿”模样;
一岁十个月,思维、记忆、语言表达等很多方面,都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单一固定思维过渡到多元发散思维,从模式记忆过渡到理解记忆,从单纯的记忆性语言表达过渡到思考组织性语言表达,能够比较独立连贯的描述一件完整的事情,会断断续续但却也声情并茂的讲一些有情节、带动作的小故事,有了更加明确的自主意识和是非观念,懂得关心和心疼别人——听到奶奶说牙疼就赶紧跑过去又是揉脸又是捶背又是按摩的,敢于挑战大人权威——看见爷爷吃瓜子时瓜子皮掉在地上就“义正言辞”的提出“批评”,一边捡起一边说“爷爷不对!应该放垃圾桶!”;
一岁十一个月,能稳稳当当的双脚蹦起,各项能力继续增长的同时,“脾气”也渐渐大了起来,时不时的就会翻着小眼撅着小嘴的“施风斗气”,有时还绞尽脑汁的想尽各种招数挑战着大人的忍耐极限,例如:故意当着我们的面把东西扔的到处都是,跑到我能看的见、但还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故意跪到地上,再用挑衅的语气说“兜妈!看看吧!”或“去吧!拿针吧!”,见我稍有动作再赶紧一溜烟的跑掉或爬起来大喊“我起来啦!我起来啦!”等等;
一岁十二个月,对各种词语、成语以及句式的运用越来越自如,诸如“我特别想喝奶”“妈妈伤心的走了!”“我没着急,是摩拳擦掌呢!”“不是老虎嘴,是狼吞虎咽!”“这么热,烫着我了怎么办呢?”“哎呦!差点儿摔着我!”“妈妈,兜兜洗澡可配合了!”“爸爸烦不烦人呀?”“人家的东西不能要,想要自己买!”等等这类用词规范、句式妥帖的话,让我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没有障碍了。与此同时,“鬼心眼”也越来越多——看见自己的小球滚到电视柜底下,怕自己去捡会碰着头就指使爸爸去捡,担心自己的同时也不忘关心爸爸,在爸爸跪下捡球时赶忙跑过去用小手护着爸爸的头说“小心点,别碰着头了!”。睡觉前趁我不注意偷偷的用小手抠一下屁股,还一本正经的先放在自己的鼻子上闻闻然后再问我“妈妈,什么味呀?你闻闻!”,我闻了后虽知自己上当却故意不动声色的反问 “你说什么味呀?”,你一边狂笑一边说“臭哄哄!”,一副“人小鬼大”的调皮捣蛋样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你都两岁了,我一边回忆过往,一边记录点滴,目光和思绪所及的那些有关于你的每一个片段都让我仍觉历历在目,这些你成长的印记无论何时都将成为爸爸妈妈内心深处最珍藏的记忆,也时时刻刻都带给我们感动与惊喜。
然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妈妈心里除了欣慰与感动,似乎还有着些许的困惑与不安,因为一直以来,虽然妈妈着重记述的都是你的优点和长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身上存在的着很多不可回避的劣势和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说胆子小爱哭和性子急脾气倔等,这些问题也着实让妈妈很伤脑筋。
虽然这样的问题在你这个年龄的孩子中间很是常见,但妈妈依然希望你能快些改变,因为妈妈觉得你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乐观开朗,人格健全,具备许多优秀心理品质的人,而现在正是要为将来的那个你培养性格、奠定基础的时候,所以妈妈特别希望咱们能一起努力的走好每一步,不要给将来留下遗憾。
当然,妈妈也明白,在目前的阶段来说,想要达到这个目标,主要责任在爸爸妈妈以及家里的其他大人们。我们作为和你接触时间最长的关键人物,是 “家庭教育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每一件小事的引导、每一种关系的处理、甚至是每一个细节的关注上几乎都蕴藏着某种教育机缘,这些教育理念及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对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这些方面,妈妈作为新入门者,也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希望能够在摸索中与你一同成长和进步。
在今后的日子里妈妈也会努力从改正自身缺点做起,拿出更多的耐心来对待你,争取尽量能够做到 “不含诱惑的深情和没有敌意的坚决”,早一天进入“有心而无痕”的育儿境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妈妈对你过于严厉,或者在一些小事上故意与你“较真”,不能什么事都依着你,甚至在你“生气”的时候还对你“置之不理”,妈妈也特别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与配合。
呵呵,妈妈忘了,以你两岁的年龄,估计是理解不了的,那么,就等将来你长大了吧,总有一天你会理解的......
生日快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一岁一个月
一岁两个月
一岁三个月
一岁四个月
一岁五个月
一岁六个月
一岁七个月
一岁八个月
一岁九个月
一岁十个月
一岁十一个月
两岁喽
生日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