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静等花开作文
赶只乌龟过大山这段时间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快期末考试了,学校和家长都鼓起十足的劲对孩子一学期的知识进行
赶只乌龟过大山
这段时间进入期末复习阶段。 快期末考试了,学校和家长都鼓起十足的劲对孩子一学期的知识进行复习,希望能考出个好成绩,也算对本学期的一个总结,争取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可是孩子好像并不领情,对复习的概念十分模糊,整天糊里糊涂,云里雾里。问他在学校的一些情况,瞪着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想了半天蹦出三个字:“不知道。”我张口结舌,无话可说。本想增近亲子交流,找些话题,打开孩子的话匣子,一起探讨,也想知道孩子在学习中是否遇到了什么障碍,有什么困惑,可是孩子偏偏不领情,有时候说多了,他还闲烦,装着没见听,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你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却像打鼓敲锣的散兵。看着他这样的学习状态,我只能摇头叹惜。 在家里这样表现也就算了,居然在学校里也是不操心,两次被老师留下来写作业,上星期五他爷爷去接孩子,被语文老师留下来写作业,他爷爷回家向我汇报:米老师说了,龙飞多动,上课听课效果差,注意力不集中,干什么老是比别人慢半拍,人家都写几道题了,他笔还没拿出来呢,别的小朋友半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他却要写上两个小时,提写生字错误多,拼音不熟练,回家要好好辅导才行,否则就太落后于别人了。这星期一中午他爸爸去接孩子,又被数学老师留下写作业,乔老师嘴下留情也没说什么:“你孩子到是不笨,就是懒散,写字特别慢,不专心。”昨天老师发短信:孩子手中有一张数学测试卷,家长把错题抄在作业本上让孩子再做一遍。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找卷纸想看看他考的怎么样,书包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卷纸,问他卷纸呢?他竟然说不知道放哪里了,可能丢了,我忍住气问:“那你知道你考了多少分吗?”“不知道,没注意,只知道上面错了可多题,具体几题我也不知道。”“可多错题?你是不是又是马虎?上次居然把口算题丢掉了一竖排没有做。”我的口气几乎是在咆哮。孩子被吓到了,战战兢兢地说:“妈妈,这次我没丢题,也不是马虎。”“那是不会?”“也不是不会。”“那是什么?”我眼睛瞪的吓人地看着他,“你看看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整天被老师留下写作业,提写生字错误多,发短信批评名单里也有你的名字,学校的事一问三不知,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自己操心啊”。孩子不知所措,突然“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哭声把失去理智的我拉了回来,看着满脸泪痕的孩子,突然心软了下来。有必要这样难为孩子吗?他才刚刚起步,刚刚上学,现在的成绩看不到他的未来。孩子的发育有早有迟,开窍有早有晚,孩子又不是很笨,只是性格有些懒散,多动,不操心,这些都是学习上的大忌,但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家长自己的错?是我没有从小把他的好习惯培养起来,对孩子“爱”的尺度没有把握好,以至于变成了溺爱,没有打好孩子六岁以前的人生基础,原以为自己看了很多教子育子的书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其实育子也需要因地制宜,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天性的不同让他们有了差别,所以教育孩子不能照抄照搬,应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他的与众不同,家长要不断的修正自我,不断学习进步,和孩子一起成长。 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上说:“养孩子得有赶乌龟过山的耐心才行啊。” 赶乌龟过山?那得多大的耐心啊! 可是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乌龟不想动的时候,你不能撇开它,做别的事,你得站在一边哄着,好言相劝;乌龟爬得慢的时候,你得不停地说好话,鼓励它一直向前;乌龟哼哼唧唧、牢骚满腹的时候,你得装聋作哑、假装看风景;乌龟跟你泼皮耍赖、讨价还价的时候,你心里有多大的气,都得按下,嘴角还得上扬,保持微笑。乌龟喊腿疼,你就是医生;乌龟嚷肚饿,你就是厨师;乌龟说闷,那你就是它的伙伴…… 养孩子就是赶乌龟过大山! 对孩子,耐心就是慢养。 慢养是个慢工细活,急不得,火不得,拔苗助长更要不得。 慢养是父母对自己的信任。 慢养是父母对孩子的尊重。 慢养是理智的生活态度,是平常心。 慢养的最大好处是,它使生活更像生活,日子更像日子,亲子更像亲子——也因此,岁月不再紧迫,记忆不再惶恐,美好得以恒久 。 孩子,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