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文——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他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
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一边吃着果浆一边就上街去了。他是个近视眼,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这根胡子长在下巴的右边,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
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这根胡子就在一点点地变长,只要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就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因为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胡萝卜先生完全不知道。
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放风筝的男孩,风筝的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才飞过屋顶。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男孩看见了。
“这绳子真是够长的,就是不知道结不结实。”小男孩说完,扯了扯胡子,胡萝卜先生马上觉得有人在后面拉他。
男孩发现绳子很结实,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的树底下时,鸟太太看见了。
鸟太太剪了长长的一段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鸟太太想:“这下好了,我总算找到一根够长的绳子了。”
胡萝卜先生就这样一直走,他的胡子一直长。后来,胡萝卜先生走进一家眼镜店。一路上,胡子派上了许多用场,已经不是那么长了,这时就挂在他的肩膀上。
胡萝卜先生开始掏钱为他的近视眼买眼镜。
眼镜店的白菜小姐是个非常机灵的女孩,她一边给胡萝卜先生戴上眼镜,一边说:“如果你不小心把眼镜摔了,那么就在眼镜上系一根绳子,然后挂在脖子里。”白菜小姐说话的时候,用那根绳子系住了眼镜。
后来胡萝卜先生的眼镜不小心从鼻子上滑落下来,他的胡子正好系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
是的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确实是太棒了,大家都这么说。
做阅读题: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长大的?
2、胡萝卜先生开始对胡子有什么想法,后来呢?大家怎么看他的胡子?
3、引起胡萝卜先生对胡子态度变化的是什么?
4、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无意中帮了大家多少忙?帮自己做了什么?
宝贝续写——
续写《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回到家后,胡萝卜先生在刮胡子时故意留下那一根胡子不刮,而且自己吃东西时,总忘不了让那根胡子也尝尝鲜,因为他喜欢那根爱做好事的胡子了。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胡萝卜先生戴上耳暖,兴高采烈地去逛街。 他正走着,突然头有点痒,他就伸手去挠,一不小心“嗖”的一声,耳暖被碰掉了。他的胡子正好在肩膀那,接住了耳暖,没有掉下去。胡萝卜先生又赶紧把耳暖戴上了。耳朵再也不会冷了,胡萝卜先生更喜欢自己的胡子了。
在路边的一块平地上,松鼠小姐正在刻苦地练习跳绳。她比去年长高了许多,所以感觉跳绳有点短了。正好,她看见胡萝卜先生一边唱着歌一边走了过来。于是,他俩就热情地打起了招呼。“胡萝卜先生你好,非常高兴见到你。”“好刻苦的松鼠小姐呀,是不是在为跳绳比赛做准备呀?”当松鼠小姐说出自己的跳绳有些短时,胡萝卜先生很乐意让他剪一段他的长胡子,做跳绳。松鼠小姐用胡子做了一根崭新的跳绳,跳起来舒服多了。她还用这根跳绳得了比赛的冠军呢!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益处多多呀!大家都越来越喜欢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了。
改文章学知识:
红色部分是妈妈添加上去的。王子一通过比较,明白了添上这些内容后,故事前后之间更衔接连贯了。妈妈告诉我,有些内容比如: 回到家后,胡萝卜先生 在刮胡子时故意留下那一根胡子不刮,而且自己吃东西时,总忘不了让那根胡子也尝尝鲜,因为他喜欢那根爱做好事的胡子了。这叫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总结上面,又能引起下文。而有的内容例如:他的胡子正好在肩膀那,让故事更合情合理,让读者感觉不突然。有的内容如:“胡萝卜先生你好,非常高兴见到你。”“好刻苦的松鼠小姐呀,是不是在为跳绳比赛做准备呀?” 是为文章下面的内容(得了比赛冠军)作铺垫。让读者读起来感觉你文章的结构很巧妙,前面有铺垫,后面有交代,这叫前后呼应。
妈妈的话——
这是妈妈在读宝贝的文章时,发现孩子文章的首尾很紧凑,感觉中间有的地方有了些突然。以前读宝宝的文章也发现过这种情况,总感觉孩子才上一年级,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很不错了,就没有从文章的结构谋篇上加以引导。今天同样孩子写完后,又到了妈妈品读子一小作者的美文时,就顺口添加了这些内容,没想到孩子张口就说出了“这样文章构思更巧妙了,前后更衔接连贯了。”我觉得给孩子有必要补一些结构谋篇的知识了,可能孩子有些术语不太懂,没关系,慢慢写得多了,读得多了,妈妈在这方面引领的多了,孩子会掌握这些内容的。有些东西真是可遇不可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