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她的妈妈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感
记得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让心灵为之震颤的一本书。封面是喜欢的清爽的蓝色,像蔚蓝大海,又像湛蓝的天空,一条浓重的墨线上如火焰般跳动着本书的题目——《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人说: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是“灯下黑”。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像我这样身为人师又兼人母者,常常困惑于:我会教育孩子吗?为何能教好别家的孩子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为何自己的话语在学生面前奉为“圣旨”却对自己的孩子是“一文不值”?为何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哪怕是接受能力最慢程度最差者)都能耐下心来娓娓道来却对自己的孩子动辄狮吼轻者指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着书中同为教师的同行们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吧。
刘良华老师说:“独立和好奇心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一个孩子比较完整的人格。”
张文质老师说:“对很多人而言,童年的痛苦几乎就是一生的痛苦。”
陈铁波老师说:“你把孩子带来了,还应该指引他往哪里去。”
李霞老师说:“让那盆水仙静静地开放在儿子的房间里!”
书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来源于真实生活中的小故事,让我从中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掩卷深思,不由得浮想联翩。
不是吗?!自己从事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工作之余不少翻阅教育书籍,讲不少好方法运用于课堂之上,收效甚好!也曾挑灯冥思如何将好每一节课,如何处心积虑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效颇丰;但扪心自问,在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下过如此功夫吗?答案是否定的。
理由种种,首当其冲是:工作太忙!还有就是自己找借口:孩子有自己的生长空间,不需家长整日看护?再有孩子是咱自己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实施家长的种种特权,所以,对待别的孩子特别好脾气,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好心情全抛到九霄云外;指导孩子学习,一遍两遍还可以,若到N遍时,简直可以用“气急败坏“来形容。每每“咆哮”过后,总会痛心疾首,后悔莫及,可事到临头又会“旧病复发”,难以根治。
记得这次期末考试之前,孩子的数学本上“红灯高挂”,纯粹的方程计算错误占有多半,刚开始看过后,强忍怒火,耐心进行讲解,分析;第二次检查,仍有错题,不免怒火上升,声调上涨,孩子见状,小脸顿显惶恐之状,错就是错了,没有解释的理由,再去乖乖地改正。
看到孩子在自己的“高压”下,被动地学习,心里也不是滋味,埋怨态度不好,一味训斥。换个角度去想,当学生出现类似情况时,自己肯定会耐心地进行辅导,帮助他查找错误原因,寻找正确的方法。那段时间想起孩子的学习,心里就会隐隐作痛,真真是愧对自己的孩子啊!
正如林冰老师说:“你面对的是生活这个庞大的课程。”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在教育一百个学生的时候还能游刃有余,而面对自己的孩子却常常束手无措,我现在终于想通了,教育学生,你是在课堂上,拿着专业教材,你用新认真地教即可;但教育自己的孩子,你是在任何一个地方,你面对的是生活这个庞大的课程,有时,连你自己都还没准备好,简单地说,二者就是”言教”与“身教”的区别。
还用再说下去吗?够了,再说下去就会发现自己虽不是坏人,却比坏人更可恶,是自己在颠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所以很难说自己到底是否拥有教育孩子的资格。或许在此之前,身为人母的自己先被重新教育一遍,但来不及了,孩子就在身边,正用纯真的眼睛注视着我,教育好学生的同时,更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唯一的学生教育好!现在所能做的只能是弯下腰,你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
送给孩子一首小诗:
日月星辰,是宇宙的标点符号
而你是你自己这一生的文字
你要知道
一个人的书写姿势
往往可以丈量一个人的幸福
用自己手中的笔尽情书写美好的人生
永远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