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普通话为祖国祝福全世界有多种多" />
玉蝴蝶欢迎您的光临
学说普通话 为祖国祝福
全世界有多种多样的语言,而我,却对祖国的普通话情有独钟,因为我是中国人!在我三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我与“普通话”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词语包含着许多,许多……让我采颉生命中的几朵浪花,与您分享吧!
(一)初闻天籁
童年的我生活在河南省安阳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上,说着一口当地方言。六、七岁那年,远在外地油田工作的爸爸回家探亲,带回了一个神奇的黑色小匣子——收音机。打开它,里面可热闹啦!它不但会说话,还会唱歌。无论男的、女的,声音都那么悦耳,那么动听!我听得入了迷。咦!等等!为什么里面的人说话的腔调跟我不一样呢?我好奇地请教爸爸。他告诉我,那是“普通话”。明白了!原来,除了我熟悉的乡音,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语言,叫做“普通话”!
(二)难忘的启蒙
1977年秋季,我上学了。当时,我们学校大多数老师都是民办教师,操着当地的方言给学生上课。值得庆幸的是,教我语文的是一名从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张老师。她不但年轻貌美,而且嗓音清脆,会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孩子的模仿力是极强的。入学没几天,我就开始学着张老师说话。学她读书的腔调,跟她一起唱《两只老虎》、《找朋友》。很快,我可以在课堂上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还能回答问题。老师的表扬更使我爱上了这种神奇的语言。我在课间与大家交流时也试着说普通话,却遭到了同学们的耻笑。他们说我“忘本”,我非常气愤。但由于语言环境有限,只能妥协。那时的我曾经有一个小小的愿望:要是能天天说普通话该多好啊!
(三)为了自尊,学说普通话
在我十二岁那年,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跟随父母来到了完全陌生的中原油田。记得爸爸把我送进初一(1)班后就匆匆离开了。班主任吴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了我几个问题。我本能地用安阳话回答了。立刻,哄笑声在整个教室里弥漫开来。有些同学毫不顾及我的难为情,指着我大声评论。我当时面红耳赤,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仔细一听,原来他们都在讲普通话。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暗暗下了决心:学会普通话,做个与他们平等的人!于是,我处处留心,多听多说。不到一学期,我的普通话已经赶上了同学们。我的小脑袋里曾有过疑问:为什么非要学普通话?还是爸爸帮助了我:油田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如果大家都说自己家乡的方言,交流起来该多么困难啊!噢!原来说普通话可以消除方言的障碍。后来,我在家里也开始习惯性地使用普通话。我终于可以天天说普通话了!渐渐地,那曾经熟悉的母语——我的家乡话已淡出我的生活范围,永远地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四)专业学习,突飞猛进
1988年,我走进了师范学校。也许是由于喜欢普通话,导致我从小就喜欢语文,又促使我产生了将来毕业后从事语文教学的想法。在三年的学习中,随着《语文基础知识》这门课的逐渐渗透,我决心从拼音学起,练好普通话,打下坚实的语言基本功。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指导,原来区分不清的平舌音、翘舌音也能运用自如了,普通话的水平突飞猛进。我还查了词典,理解了“普通话”的定义: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啊!感谢北方!感谢家乡! 给了我学习普通话的先天优势!至今,我已参加过两次普通话等级测试,均获得了一级乙等的优异成绩,仅次于播音员。我是多么自豪!
(五)不遗余力,推广普通话
参加工作后,我扎实的普通话功底得到了完美的发挥,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架设了坚实的桥梁。班里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油田职工的子女。他们从小就学的普通话,发音清晰,字正腔圆。从他们的话语里,你能感觉到他们的自信和骄傲!对于个别从农村转来的不会说普通话的孩子,我惟恐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一点点伤害,总是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学说普通话。我还利用语文课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写作,教会孩子们正确地运用普通话,不遗余力地做推广普通话的使者。
(六)普通话与祖国同在
新的世纪来了,新的时代来了!从我国运动员取得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开始,中国强大起来!中国繁荣起来!中国的普通话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世界语言之一。去年,我们国家成功举办了世界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加入了学习普通话的行列!东方巨龙在用自己的音符向世界呐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带着对普通话的深切热爱,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为我们的祖国加油助威,为我们的祖国妈妈献上祝福吧!
草原牧歌 - 琵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