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段的初步尝试
总体思路: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认识的汉字很少,拼音也不熟练,没有阅读的兴趣,不能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处。因此,设想可以把半小时划分成若干个小段,通过变换读书的形式和读书的内容,调节孩子的注意力。从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入手,可以先引导孩子看绘本,然后再逐步转移为汉字较多的图书。在教师引导读书的过程中,逐步学会阅读交流的技巧,并为孩子提供交流的场所、对象与时间。让读书交流真正成为可能。
第一时段:
阅读时间段:
13:50——14:00
设计思路:
给孩子提供一个阅读交流的平台,学会阅读欣赏与分享。
阅读内容:
星期日,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本周的阅读书目。(周五的时候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周阅读计划表,请家长帮助填写。下周一带回交给老师。教师通过询问、讲故事、读书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
阅读形式:
按照临近座位的四人为一个读书小组。交流时可以有一人阅读,其他同学听,或者给同伴介绍一本自己看得有趣的书,并有一位学生维持班级的秩序。在学生中树立“入室则静,进门读书”的意识。
第二时段
阅读时间段:
14:00——14:10
设计思路:
语文自读课本中的拼音可以帮助孩子阅读和可以进一步锻炼拼音掌握的熟练程度。语文自读课本学生人手一册,方便于后半学期的阅读交流。
阅读内容:
语文自读课本
阅读形式:
默读,阅读不可以出声影响别人。努力做到不指读。
第三时段
阅读时间段:
14:10——14:30
设计思路: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通过绘本色彩艳丽的图画可以刺激孩子的视觉地阅读参与,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内容:
每天有一位学生推荐自己的绘本,由老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引导孩子一起读书。
阅读形式:
全班共读。教师边讲边猜测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的细节。翻完全书后引导孩子进行交流,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说一、两句话,也可以根据内容随机进行思想教育,也可以做好绘本的延续,家庭作业续写绘本。
后期设想:
当孩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一些交流技巧后,每周五班会时组织学生一起列出下周每天阅读时段的活动清单,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朗读精彩片段、介绍有趣的书籍、开展读书会、做读书笔记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读书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