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喜欢上写作
——作文指导《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有感
第一单元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学习的四篇课文学完了,看着语文园地一中的习作要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我犯了难。本来好多孩子都怕写作文,这写景的文章更不好写,怎样指导孩子们去写作呢?不写是万万不行的,一时间我有点茫然。两天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怎样指导孩子们去写呢?思来想去,我决定按心中的想法试一试。
周五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我让孩子们把这次的习作要求先读了读,问孩子们写家乡的景物可以写哪些地方。
“云台山”孩子们大声喊道。
“我们上学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仿照着写了《美丽的云台山》,难道这次还写?”
我看到有些孩子在摇头。“我们家乡不只有云台山,还有……”我故意停顿,此时已经有孩子在说:“七贤公园。”
顿时,孩子们像受到了启发,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青龙峡、宁城公园……”
“对呀,我们的家乡有这么多优美的地方,这个双休日大家都到宁城公园去看看吧,欣赏一下那里的美景,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老师先指导大家来写宁城公园,学会了写法之后,我们再来写其他地方的景物好不好?”
孩子们满心欢喜地接受了这项作业。
双休日,我也来到宁城公园,按照路线拍摄了不少照片。回到家后,竟发现没调数据照片太大了,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将这些照片制作成课件。因为我想带孩子们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一边欣赏一边写作。(我们的教室暂时还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
当我告诉孩子们在电教室上习作课的时候,他们是欣喜若狂,飞奔出教室。
“我们再来读一读习作要求。”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明白了本次习作的几个写作要点:(1)仔细观察,写出景物特点;(2) 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清楚;(3)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
接下来,该动笔写了。我先出示公园入口,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并把它们写下来。
同样一处景点,我会展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让孩子们去找不同,并互相补充。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边观察边写作,就这样我们用了将近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习作《美丽的宁城公园》。整整两节课时间,孩子们都很认真,仔细观察,积极发言,认真去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着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一个个语言优美、生动精彩,我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孩子们也告诉我这样的作文课他们很喜欢,也让他们不再害怕写作文。听了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干巴巴的说教是多么苍白无力,真正地要让孩子们喜欢上写作是有好方法的,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去创设,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他们才会有内容可写,才会真正喜欢上写作!
图片欣赏:美丽的宁城公园
三(3)班 侯雨彤
我的家乡在修武,那里有迷人的云台山、风景秀丽的青龙峡……但我最喜欢的是——宁城公园。它在县城东侧,占地约八百亩。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妈妈带我去宁城公园。一进门,我就看到一块巨石,巨石上刻着四个醒目的大红字“宁城公园”。巨石旁边还有两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像两位威武的将军。
绕过岩石,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往前走。小路两旁有许多小草,小草已经偷偷地把头露出来了,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了!”
走到小路尽头,是一片空旷的场地,我看到有人在放风筝、嬉戏,他们玩得真开心哪!
来到湖边,湖面水平如镜,一阵微风吹来,湖面波光闪动,让我感觉似乎就站在大海边。
站在湖边,向远处望,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那是让人们休息的地方。凉亭旁边还有一座拱形的石桥就像古老的赵州桥,它们让公园更加美丽。
再往前走,有一座别致的小木桥,它的栏杆都是用一段段木头做的。小木桥两边种有许多柳树,柳枝已经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微风吹过,柳枝就随风舞动。
虽然现在还是早春季节,小树还未脱去“冬装”,但是,宁城公园依然那样迷人。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那秀丽的地方——宁城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