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骄阳似火。小熊邀请小兔、小老虎来吃西瓜。
小熊把两块大的西瓜分给小兔和小老虎,小的留给了自己.小兔见了说:“哪有这样分西瓜的?应该把大的给自己,小的给别人。小熊你太傻了。”小老虎听了连忙说:“小熊,你做的非常正确,不能听小兔的,他在胡言乱语。”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了,小熊不知道听谁的了。他们都吵累了,决定去找猴法官评理。见到了猴法官,小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猴法官。猴法官严肃地说:“小老虎说得正确,小兔,如果别人请你吃红萝卜,把大的给自己吃,小的给你吃,你高兴吗?”
小兔终于知道错了,惭愧的说:“我知道错了,以后改正。”他们三个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后记:看到儿子自己写的故事,我一时还真不知道怎样评价,因为我的脑子里马上出现了《两个分苹果的故事》,我唯恐把孩子 引导失误,如果直接表扬小老虎的做法,怕孩子感觉有点假惺惺的,和现实联系不起来。于是我就问:
“儿子,小熊家只有这三块瓜吗?”
“可不是只有这一点了。”
“那为什么不切一样大呢?”
“不是巧了吗!”
“儿子,如果你的好朋友来咱家了,也让你分西瓜,你 准备怎样分?”
“我肯定把西瓜切得一样大,我们都吃个够。”能听得出孩子 是诚实的,我有挑战性地问:
“你能评价一下你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吗?”
“我不喜欢小兔,他只会想到自己。我也不喜欢小熊,人家说什么他就相信什么,没有辨别能力,还没主见。我喜欢小老虎,它心里 能想到别人。”
“是呀,肯定所有的人都喜欢和小老虎交朋友。你如果想拥有许多好朋友的话,在没有办法使西瓜一样大时,况且又在自己家里, 我们应该让着朋友,只有这样,下次你去朋友家,朋友也会这样对待你。”
聪明的朋友们,把你更好的引导方法留下来吧!请教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