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星期一) 晴
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和不连续退位减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在学习计算方法时很是轻松,关键的是在计算时需要细致认真,不要忘记进位与退位。因此很多孩子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来。根据学生的课堂情况,我及时的调整教学,不再让学生在计算中总结方法,而是在纠错中牢固掌握、熟练灵活应用。教学如下:
……
教师:从大家刚才的学习中可以看出,你们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已经理解,根据你们所学的知识,来给老师批改一下作业如何?
“行!”学生精神一震,异口同声、整齐洪亮,也是,谁不愿意做一次老师的老师呢!
我把自主练习中的几道题板书在黑板上:
教室里先是一阵寂静,只见人人眼睛盯着黑板,不说话,也不动,我却肯定每个孩子的大脑都在飞速的运转着。很快,教室里便有了窃窃私语的声音,接下来,好像每个人都念念有词,很多的孩子开始指指点点,给同桌说着自己的想法。看学生说得差不多了,我让三个孩子分别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一:第一道题是错误的。十位上的6加7得13,满“十”要向百位上进“1”,百位上的5加3,还得再加上进位的“1”,百位上应该是9。
“对”,坐在座位上的孩子听发言的同学说得那么清晰,异口同声的表示赞同。
生二:第二道题也是错误的,你在计算时忘记了减去借走的1,百位上应该是2。
学生们依然表示赞同。
生三:第三道题一看就是错误的。
生四:不对,第三道题是正确的。
孩子们出现了争议。我让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四:这道题是正确的。7加5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百位上的4加3再加上进的1得8。
生三:这道题是错误的。你光顾着是不是加上进位的数了,忘记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了吧。这道题相同数位没有对齐,个位上的5和十位上的数对齐了,是不对的。
本来理直气壮说这道题目正确的孩子一听这话,像是如梦初醒似的,长长地“啊”了一声,拍拍脑袋,一副懊悔的样子。
看孩子们同意了观点,我说:“看来,大家都是我的老师,你能告诉我以后做这样的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吗?”
一听这话,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总结的还真头头是道:
“要注意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者减起。”
“遇到哪个位上相加满十的时候,要向前一位进一,在计算的时候特别注意要把进的一加上。”
“不够减的时候还要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在减的时候要把借走的1先减去。”
“计算完之后,要再好好的检查检查,认真了才会不出错。”
……
从学生的总结概括中,我发现孩子们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掌握的很好。这得益于孩子们对错误题目的剖析和更正,如果,这节课我按教学的设计一步一步的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在计算后进行总结概括,或许孩子也能够掌握计算的方法,但课堂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不会这么高。由此我想:计算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简单枯燥,但又常常的会在计算上出错。在学习的时候,老师不妨出些反例,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的理解计算方法,了解计算中的易错易混点,从而在纠错的过程中自我提醒,加深理解,这也不失为一种计算学习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