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思量
夜里醒来,这些天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孝”突然变得特别清晰,让我久久不能入睡。
什么是孝?
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总在想:父母生病的日子又能有多少呢?我们的孝顺并不只是在病榻前。父母康健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
记得年少时,觉得父母管得太多,没有自由,现在想来,那是父母对我们的牵挂和呵护,他们总希望能够给与孩子自己所有的经验和力量。然而,那时,我却不懂,我觉得束缚太多,觉得自己不能独立,对父母的关心不由自主地抵制。
记得每次我得个小感冒,父母都会紧张半天,一天几次电话,嘘寒问暖,“记得要吃药啊!”,“中药和西药配起来吃效果会更好”......可是我们在父母生小病时这么紧张过吗?
记得几年前快过年时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希望在外地工作的人们能在过年时回家看看。想一想,有些人自从离开家到外地工作,有的一年回一次家,有的几年才回一次家。算一算,自从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我们一年回过几次家?当我们沉浸在小家的幸福中时,别忘了回家看看父母!
记得一则广告中:一位妈妈做了一满桌的饭菜,等着儿女孙子们回家,可是一个又一个电话让她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妈,我今晚不回家了,我要去健身房”,“妈,我今晚不回家了,我要请客户吃饭”,“奶奶,我今晚不回家了,......”理由总有很多种,最后只留下老人坐在一盏不太亮的灯下,空守着一桌饭菜......
孝是什么?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是“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在儿子背诵《弟子规》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一起背诵,一起思考,我总在对照与内省:我让父母满意了吗?我惹他们生气了吗?我对他们是不是关心了呢?我有没有做到修行自己的品行,提高自己的素养,有没有使父母蒙羞?
俗话说:“前三十年看老敬小,后三十年看小敬老。”我们走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我们要努力完善自己,为了使父母安享晚年,也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但是事业的忙碌并不能成为减少对父母关心的借口。父母将一天天老去,与我们相处的日子在一天天减少,所以珍惜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日子吧!即时行孝,不再要任何借口和理由,让父母在我们的呵护下生活,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呵护我们一样!
谨以此文警醒自己!
后记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自己在孝的方面做得够不够好,晚上竟然醒了睡不着。等醒了想把晚上的感悟记下来,却忘了,零零碎碎写了一篇不很满意的文章,但总可以警醒自己的。
文章虽不够严谨,却是早上醒来心中感悟,因故几次中断,如有语意不连贯处,敬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