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守中追求与享受教育的美好境界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的三乐之一。荣幸的是,这种快乐在我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就体会到了。那是我第一次在县直小学借班上公开课,教学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畅,理解、体悟、背诵。最后我本是“虚晃一枪”地问道:“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自然老师告诉我们,水是无色的,怎么这首诗里却说成白色的雨点呢?”我心里咯噔一下。说真的,一个刚上班的乡里老师到县里来上课,请教了所有能请教到的人,查阅了所有能查到的资料,预设了很多不同情况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多次试讲,一直没考虑到也没有出现过这个问题。我留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同时也留给自己时间去思考。后来我还是启发学生体会到了自然老师说的是对的,水是无色的。苏轼表达的也不错,那是因为“白雨跳珠乱入船”是在“黑云翻墨未遮山”的背景中,文学描述和科学表达是不矛盾的。那是我第一次上大型公开课,那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挑战,那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真正会学习的学生。之后,我更加关注学生全面的知识系统,更加注意与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学生们也不断送给我“智慧之花”,“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乐趣,也一次次充溢着我的教育之旅。
到市里学校的第一个十年,我品尝到了在思考中奋斗的快乐。刚到市里上班的喜悦不到一个上午就变成了“压力山大”的沉重。与周围老师相比,我的学历和阅历捉襟见肘。学校安排我从一年级开始带班,按学校要求语文课老师都是班主任。我所带的班和一位年长我六七岁的并已在市里名校代过课的老师所带的班,被公认为是同行6个班中家庭基础、学生素质较落后的,那个班比我这个班还好“一席席篾儿”。我把精力都放在了这班学生身上,尽力弥补着经验和能力的不足。至今的大脑里留有许多那一年学生的故事,没有那一年春夏秋冬的记忆。到升三年级的时候,虽然还处于落后状态,差距毕竟缩小了。比我们强“一席席篾儿”班的老师,因为付出精力过多却看不到希望申请从一年级重新带班了。我该怎么办?也许再带一个班我会轻松些也会更有业绩,可是,我怎么面对这些孩子?班级纪律和学科成绩在学校排名的不理想,我不认为是学生的原因,我认为是我这位老师能力不足欠孩子们的。如果我足够的优秀,相信他们也是优秀的。我不能欠着账离开他们,那样我一辈子都将没有再还账的机会。欠他们的,我一定在他们离开母校时全还给他们。我暗下决心,到他们毕业的时候,一定让班级考评和学生成绩站到上游的行列里,让孩子们自豪的跨入中学大门。那年照毕业照时,我因为愿望实现了而笑的特别开心。之后,越来越有同事把他们的孩子送到我的班里,越来越有同事愿意和我合作。我的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得到了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肯定。同时,我也感觉到,我的成长受到了大工作量和较为封闭的工作环境的限制,我希望有一个能使我有新的突破新的提升的平台。
濮阳市昆吾小学给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在这里,我听到名师和专家声音的机会更多了,阅读的视野更开阔了,接触的课堂更多元了,经历的事情更丰富了。在困惑、剖析、实践中,我渐渐产生了光风霁月心神朗朗的感觉,各样奖项、课题研究、文章发表都有新的层次的提升。这些固然令我高兴,真正使我惊喜的是,我越来越感受到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情,从接受延伸到了情有独钟。没有了自己的“亲学生”,更珍惜偶尔代课当一当“后娘”的机会,可孩子们却给了我“亲妈”的待遇。孩子们写下了这样的话:“您一个一个的教我们,对我的关心我知道,我要对您说谢谢。”“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对我们的好处。”“您使我们知道了怎么玩,怎么生活,怎么学习,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未来”“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和希望,是我们大家的榜样,大家欢迎您,我会记住您。”“跟您学习学的很开心。在您教我们课文的时候我学会了,我向您保证,以后我会一次次的进步。”“您会永远陪伴我们吗?你会让我们的一切变得更美好。”
教育者应该追求美好的教育境界。我曾经追问自己,美好的教育境界是什么样的一个境界?也许可以描绘美好教育境界的曼妙词句很多,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当教师和她的孩子们牵手走在成长的道路上,互相欣赏,互相帮助,一起智慧、乐观、坚强地面对着现在和未来,享受着友谊,感知着成长,破解着难题,放飞着希望,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境界!为了追求与享受这种美好的教育境界,我愿继续坚守在教育工作的园地里。